皇帝拐了个小神医(35)
走了老半天,最后在一座殿宇前停下来。早有小太监慌忙向太后跑过来,拱手请安。
太后从轿撵上下来,问他:“皇帝呢?”
“回太后,圣上正在含光殿与大臣议事,恐怕一时半刻抽不得空来。”
“无妨,”太后径直向前走去,对那小太监道:“哀家在这里等他。”
孙灵陌一听到皇帝两个字,激动得四肢发麻五识俱丧六神不安七窍生烟,一时连路都不会走了。
她只在书里读到过的历史人物,心心念念了那么多年的偶像,竟然马上就要看到了?
太后回过头,见她一脸痴傻地定在原地,脸上浮现着莫名的笑容,实在蹊跷得紧。
“孙大夫?”
太后皱眉喊她几声,她这才回神,压抑着嘴角的笑意跑过去。
如此模样,全不复方才谨慎小心的样子。
太后摇了摇头,无奈笑笑。
孙灵陌跟着太后一行人进了渊和殿。
她紧张得一颗心都快要跳出来,激动万分地等着当今圣上的到来。
待会儿见到昱成帝,第一句话该说什么?磕头的时候是先弯左腿还是右腿?她今天这身衣裳可得体?头发有没有乱?
她乱七八糟想着,待把所有问题都想一遍,想无可想之时,昱成帝还是没有出现。
她耐下性子,左等右等,右等左等,眼睁睁看着屋外的太阳下了山,那个人依旧是山高路远。
她心里焦躁起来,肚子微微一响,觉出有些饿了。
今天一天她还没吃多少东西,活生生在皇宫里头遛了半天弯。再不垫点儿吃食,她怕自己偶像还没来,自己倒先晕了,到时岂不丢脸丢到姥姥家。
她偷眼去看桌上那碟糕点,妄想趁着前头的太后与李福禄注意不到之时塞几块进嘴里。可手刚刚伸出去,外面突然跑来一个小太监,对太后禀道:“皇上议事已回,请太后去东厢阁。”
太后微微颔首,起身带着她过去。
孙灵陌立即挺直脊背,伸手理了理自己额前碎发。
终于能见到他了。
等见他一面,心愿已了,她就能别无牵挂地离开这里了。
第22章 像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结果又是空欢喜一场。
孙灵陌进了东厢阁一看,哪里有什么昱成帝,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太监一动不动在那杵着。
她着了急,大着胆子在屋里扭头看了一圈,却瞥见李福禄对她微微摇了摇头,又示意她朝里屋方向去看。
她扭头,去看里屋的方向。
屋里搁着架屏风,只隐隐约约看得见后面一个模糊的人影。
她失落地垂了眼,朝着屏风后的人影跪下去:“草民叩见皇上。”
屋里很久都没传出什么动静。
她无比挫败起来,这昱成帝甚至都不想搭理她一句,果然是不太瞧得起她。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太后终于看不过去,高声叫了一句:“皇儿?”
屋子里一声轻响,似是书籍被放下的声音。紧接着,一道清朗悦耳的声音从那间屋子里悠悠传了出来:“杜应海,”他似乎有些不耐:“让她诊脉!”
门口那老太监便走进屋,不消多时,从屋里小心翼翼牵引着一条红色丝线到了孙灵陌面前。
孙灵陌忍不住想骂人。
这世上到底为什么会有悬丝诊脉这种东西啊!
方才的激动霎时间尽付东流。她带着气接过丝线,手搁上去开始诊脉。
可奇怪的是,依脉象来看,脉位居中,不浮不沉,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根本没什么病。
可既然如此,太后又为何多此一举把她这个江湖郎中找来,总不会是吃饱了撑得。
她暂时停下来,活动活动手指,将脑中杂念尽数清除,重新为其诊脉。
终于,她耳中突地一颤,总算听出了问题在哪儿。
她抬起头,朝着被屏风阻隔了视线的里屋望了望,轻声低语一句:“皇上竟是十二年前中了毒?”
太后手下一颤,茶杯盖敲击得茶盅咚得一声脆响。
“不错……不错……孙大夫,你可有解毒之法?”太后激动地说。
孙灵陌交了丝线,说道:“这毒我倒也在书里见过,是西凉部落所传,以钩吻、乌头、一品红三种毒草,辅以鸠酒炼制而成。西凉人称它为雪鸠海棠,原是剧毒之物,中毒之人活不过三天。可这毒却在皇上体内蛰伏多年,想是太后果然找到妙手回春之人,帮皇上保住了性命。这一保,就是十二年。”
太后看着她的目光里慢慢浮出赞许之色:“孙大夫果然聪慧。你说的不错,正是雪鸠海棠!十二年前,那大逆不道的廉贺之看我孩儿年幼,竟动了篡位之心,买通宫人在饭食之中投下如此剧毒!若非请到神医缪淳子为我儿吊住性命,这大昱江山就要断送贼人之手!”说到这里,手握成拳在桌上重重一磕:“他让我孩儿受此之苦,哀家屠他满门亦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