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坚决不承认他的推理有误:“张大一定……百分百爱吃榴莲!”
百分百这个词是在茶小河的数学课上学到的。
燕士奇有时候疑心村子里除了自己还有来自未来的“现代人”,这群家伙脑子也太灵光了,只靠他给的工具书就把后世才有的一些东西给琢磨出来,活学活用。
数学课是茶小河改的名字,原本叫算学。
她底子是茶员外和茶夫人教的,一点就透,举一反三,学习能力强得惊人,谁若是以貌取人,把她当成什么也不懂的小傻子,那才是真的大蠢蛋。
用宋竹青的话,茶小河这种的叫大智若愚。
赛大风的评价是,扮猪吃老虎……不对,小大王是一只绝顶聪明的小猪猪。
然后又被燕士奇收拾了一顿,理由是不尊重老师。
赛大风鼻青脸肿的发表他狗头军师的高深见解:“在下相信李兄的判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耐心等着吧,总得让人家挣扎挣扎吧。”
燕士奇一锤定音:“不行再换人,不是非他不可。不过我信李甲和赛大风。”
众人安了心,该干嘛干嘛,日子照过。
村里的学校建了起来,小孩子们都有书可读。
姥姥提前打过招呼,茶先生和宋先生不教怎么考功名,也教不了,让村里的娃娃们读书,是要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开眼界,脑袋瓜变聪明,不轻易被人家欺骗。
书就是不会说话的先生,什么都懂。
这话村民们是信的,毕竟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
孙苓的滑索,吴病的房子和正鼓捣的水泥,厨子大爷越来越丰富的点心和菜式,高大年他们几个埋头苦干的榨油酿醋制酱的工坊……当然啦,最神奇的是茶先生的拼音!
瞅着跟符文似的,家里的小孩子学了以后,不认识的字儿加上拼音就会读。
这样一来即便是今天学了新字明天忘记了,不用总麻烦先生,学生照着拼音就能想起来哪个字是哪个,然后反反复复的练习,直到记住为止。
孩子们的变化日新月异,就像田间的小苗苗一样,每一天都在成长,每一天都有可喜的收获。
大人们无形之中也受到孩子的影响,有意无意的从孩子们身上学习,汉语拼音歌,九九乘法表……原来学会一种新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是这样令人满足欣喜。
日子过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活过。
哪怕生活依旧清贫,物资匮乏,可吃得饱,前景好,日子有奔头,邻里和谐,守望相助。
每一天大人小孩们都干劲满满,为了更好的生活各自努力着。
和燕寨村的喜气洋洋相比,双溪沟的村子上方整日不是乌云就是雷云,每个人都压抑着,大声说笑都不敢。
根源便是村长家。
高邑出了一趟门欠下五十金的巨额债务,心情郁闷烦躁,一时片刻又等不到大公子传回的消息,心里忐忑,不知“榴莲”到底有没有送对。
他只能先办大公子交代的事情。
这日他出门回来,到家便听说房子的屋顶塌了,亲娘被砸破了脑袋。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用光,接下来就没得周更了。后续更新频率等同坑掉,所以不用等…
第55章
高邑忍不住对高老头发火:“爹,让你给娘她们找个房子住,你怎么把她们赶到那种风一吹就能倒的危房?叫你供着顺着翠湖,不是这么个供法!”
高老头被儿子骂了没面子,嘴硬道:“都是赔钱货,死就死了!老太婆年纪大成天犯糊涂,活着也是糟蹋粮食给我添堵,巴不得她死了你赶紧给我娶个小的。”
说着,还重重的把拐杖在地上戳了三下。
高邑听了这话,半天无语,知道和高老头说不通,便冷冷道:“小的你就别想了,我糊涂了才会给自己找小娘。爹,”
他语气带上了警告。
“我不管你打得什么主意,别拿我的名号,特别是绝对不准拿张家堡的名号干混账事。让我丢脸你毁得是我,丢了张家堡的颜面,一家子都别活了。”
高老头不以为意,觉得高邑夸大其词,故意吓唬自己,就是不想让自己娶小的,哼了一声,在哪儿嘀嘀咕咕个不停。
高邑看他的样子气得心肺疼。
可这是自己的亲爹,有什么办法?只能死死的看住了,看不住怎么办?呵,还能如何,一家人去死吧。
高邑几乎带着自虐的心态,冷冰冰的想着。
“我娘呢?你把她送到哪儿了?找大夫了没有?”
高老头:“……”
高邑一看他心虚的表情,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噌得又给点着了,不可置信道:“你该不会还把娘丢在破房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