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给死对头冲喜后(156)
这样一来,唐晓慕与季修睿不在京的事就瞒不住了。
季修睿病重可以不出席寿宴,但唐晓慕必须来。
太后一收到消息就派人去漠北报信,但现在人还在路上。等唐晓慕收到消息,怕是皇帝降罪的圣旨也到了。
为了这事,太后急得一晚上没睡着。
她蹙着眉头坐在一侧,皇后笑盈盈地问:“母后不舒服吗?”
“只是昨晚没睡好。”太后心想她可不能被支开,不然在场连个帮她家慕慕说话的人都没有。
“儿媳前段时间也是睡不好,但印澄师太陪儿媳诵经一段时间后,已经好多了。母后不如也请她们去鸾凤台小住几日?”皇后关切地又说。
“不必了,哀家只是难得一次。”太后忙着琢磨一会儿怎么应付皇帝,没心情跟皇后客套。
皇后在凤仪宫关了这段日子,可算是想通了。太子说得对,就算真是冤鬼索命又如何?她如今活得好好的,冤鬼们拿她可没办法。
皇后几次说话,太后都没再搭茬。
两人身份摆在这里,皇后也不能给太后甩脸,不想自讨没趣便只能忍住。
她白了眼太后,心想一会儿等事情抖出来,看这老太婆怎么办。
开场歌舞结束,轮到各皇子献礼。
允王送了条金龙蟠日的摆件,通体都是真金打造,在灯火通明的云来殿内发出耀眼金光。
太子送了座云母屏风,上面绘由锦绣山河图。虽不如允王的贵气,但山河图大气恢弘,皇帝对此很满意。
魏王比不上两个哥哥,但送的礼物也不错,是一座琉璃珊瑚盆景。红珊瑚做得栩栩如生,好似真的一般。
宣王自打三年前病下,就再没送过寿礼,全以昏迷不醒糊弄过去。
皇帝牵挂他的病情,对此也没怪罪。
但今年季修睿成婚,府中有了王妃,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随意。
太后暗中以他们的名义送了一份,是一幅古画。
皇帝看了大喜:“睿儿这是哪得来的?”
宣王府的下人只能将画送到宫门口,由宫中太监转呈。
太监代为回答:“回陛下,是殿下特地派人去江南花重金买下的。”
“不错,回头给朕挂起来。”皇帝吩咐道。
太监恭敬地应声。
皇后扫了眼殿内的空座位,故作惊讶地问:“宣王夫妇怎么都没来?宣王身子不好,难道王妃也病了?”
若是直接说唐晓慕病了,皇后下一句就是派太医诊治。
太后道:“慕慕自然是在照顾睿儿。”
“可陛下大寿,她这个做儿媳的,怎么也得替睿儿来拜寿吧?连面都不露一点,这算什么意思?”皇后板起脸问。
“许是睿儿如今离不开人。”太后说。
“王府那么多下人,还非得她在吗?”皇后扬声反问。
太后听她语气不对,蹙眉道:“若是慕慕现在站在这里,皇后是不是又该指责她疏于照顾睿儿了?”
皇后被噎住,一时没能反驳。
皇帝其实也不想见唐晓慕,看见她,总会让他想起北固城枉死的十万人。
能狠心放任他们去死是一回事,但被时时刻刻提醒这十万人是死于他的见死不救,就是另一回事了。
皇帝微恼地看了眼皇后,沉声道:“算了,就让睿儿在府中好好养病吧。”
“可臣妾听说宣王妃几日前带着宣王离京去漠北了。”皇后道。
皇帝诧异:“什么?”
皇后压着嘴角的笑意,假装担忧地说:“臣妾担心是有人传谣,特地派人去了一趟宣王府,谁知的确没找到宣王夫妇。如今王府管家就在殿外,陛下可以宣他前来对质。”
第72章 不世之功 杀鸡儆猴
太后的心一沉, 在皇帝开口前冷冷问皇后:“皇后这段日子不是在宫中静心诵经么?怎么还能知道外头的消息?”
太子起身向她施了一礼,恭敬道:“皇祖母恕罪,其实是孙儿发现的这事。孙儿找到些上好的补药, 想给七弟送去, 谁知却没见到七弟。且七弟妹和府中侍卫都不知所踪, 孙儿担心七弟夫妇出事,追查之下, 才发现他们去了漠北。母后也是牵挂七弟与七弟妹的安危,才会传宣王府管家前来。”
太后拧眉。
皇后母子有备而来,她如果继续遮掩, 只会让皇帝更加恼怒。
宣王府的管家名为荣喜, 比季修睿年长几岁, 是曾经在宫中服侍季修睿的太监。
季修睿出宫建府后,就把他一起带了出去。荣喜也不负所望,这些年将宣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荣喜被带进来,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皇帝沉着脸问:“睿儿去漠北了?”
荣喜低着头说:“殿下与王妃的确出去了,但具体去哪里奴才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