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69)

作者:逐光设梦 阅读记录

我很惆怅。

我想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子,却被这个人教得察言观色、谦和有礼了。

我点头夸他:“太傅好本事。”

.

尹舒便在太子府住下了,张子安对于这个儿子倒是放心,也没有丝毫不舍。当日用完了膳,便告辞回府。

尹舒这个小孩子对此也毫不在意,并不觉得自己的父亲把他抛弃。

他对太子府的人都很有礼貌,而且相比于小太子的蛮不讲理,总是嘴甜惹人喜爱,很快太子府的小宫女都对尹舒颇有好感,平日里也爱逗他玩。

尹舒便含着一双笑眸,客客气气同她们对话。

但是除小宫女之外,程晏对尹舒的喜爱也明明白白。

小太子往常在宫里没什么同龄的玩伴,唯一一个追着他喊“太子哥哥”的程平还不同他在一处学习,相处的机会也很少。

尹舒便不同了。

自打尹舒成了程晏的伴读,两个人一日下来几乎都呆在一处,加上尹舒住在太子府,陪在程晏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尹舒为人谦和又肯让着程晏,人也长得清俊好看,程晏便很喜欢这个小伴读。

加上尹舒又是稳重内敛的性子,有他在身边,我对程晏的安危倒是挺放心。

我便不常在程晏面前晃悠了,只是每日过问一些府中的开支用度,还有饭菜饮食。

程晏到了这个年纪,又有了玩伴,他没有为我的疏离感到委屈。

小太子可开心了!

我见到他这般模样,有时也会有些伤心,但是又想到自己这样其实也没必要,程晏总归要长大的,他不能身边只有我一个人陪着他。

如此一来我的空闲时间便多了许多。

如今我身在太子府,出了门便是喧嚣热闹的人间,也不用呈什么牢子的宫牌,但是我却不太想出去了。

我呆在尘世这安静的一隅,觉得府中应有尽有,没必要跑出去折腾。

所以宫中的宴会,一般都是尹舒陪着程晏去,没我什么事了。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念德怀,但是我用不着进宫见他。陛下赐给程晏的东西三天两头往太子府送,德怀便时常领了督导的差事,和我聊一聊天。

我不住在宫中,又不常往宫里走动。张子安来教程晏的时候也没有陪在程晏身边,便少听了许多朝堂的时政。

德怀便会将他知道的告诉我一二。

他大多数时候是叹气,担忧尚且年轻的帝王。

程晏快十岁的时候,德怀又送了许多珍玩。

“杂家也不敢劝陛下什么,劝了也不听——”聊天时德怀向我提到陛下,语气十分的忧伤,“前阵子陛下开始推出新政,可是施行起来却万分的艰难,陛下已经有大半月没睡好了……”

我不关心陛下,但是我却想问一问于冉的情况。

于是我问德怀宫中于美人过得怎么样?

德怀没想到我有此一问,他知道我向来不喜欢于冉。他松弛的脸皱了皱,仔细想了一下,这才回答:“陛下已经不如后宫许久了,但是于美人生了二皇子,陛下还是愿意待见她的。有的时候她领着二皇子到殿里想见陛下,陛下也还愿意见,不过聊的都是二皇子的课业了——陛下倒是依旧很宠二皇子。”

我点了点头,又问:“这些年,她仍然是美人的份位?”

德怀便点了点头,他说于美人这辈子大概就止步于此啦。

我便没在说什么。

德怀送了东西,又同我说了会话,很快便告辞走了,他要回宫伺候他的陛下。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我和德怀、程晏,甚至和张子安,都保持着这样淡淡的联系,我还没有想好之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是显然现在也不错。

我没有想到是尹舒先打破了这微妙的平衡。

程晏十岁的那年,临近新年,京城中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我也难得和小宫女走出府,置办了一些东西。

程晏一直和尹舒在一起,我是很放心的,这阵子程晏喜欢让尹舒带他出去玩,我虽然知道,但是他们去了哪里却并不了解。

问了张子安,他说尹舒倒是跟他提过一次,说去了一趟外郊的一个小庄子,瞧一瞧“人间疾苦”。

张子安说:“太子是储君,是该了解一些了,随他们去吧。”

我虽然怀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能透彻地了解这些,我尚且还不明白呢,但张子安既然发话,我便没再说什么。

我万万没想到,坏就坏在这“人间疾苦”上。

我回府时其实很高兴,走在路上还和小宫女说笑。

渐渐周围的建筑变少了起来,直到太子府耸立在远处。

我远远便听到府中很嘈杂,和小宫女对视了一样,互相确认那确实是人的喊叫声。

上一篇: 掌中雀 下一篇: 对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