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傅三观不合(92)
德怀说:“我老啦,外面的东西也不想再见啦——就这么陪着陛下,看着他慢慢长大,其实也很好呀!”
我想德怀还是因为舍不得。
他不是舍不得这个宫城,也不是舍不得如今身份,更不是如他所说,舍不得程晏,想看他长大。
——他是舍不得先帝。
德怀几乎伺候了先帝一辈子。
我一直不解翠枳跟着娘娘去了,德怀却没有跟着先帝去,是不是因为他对先帝只有规规矩矩的主仆之情呢?
就如同我对于娘娘。
但我想不是的。
德怀在这深宫里熬着岁月,孤独又落寞,他是替先帝继续看着陛下,看着程晏长大。
这般情感,应该更深才是。
自那之后,我便再没提过。
张子安依然很忙,他扫清了新政上一些碍手碍脚的人,此后大展身手,将行政实行的如火如荼。半年之后大有成效。
日子忽然就过的快起来,又一年新年伊始。
我为程晏打理着祭祀服饰时,瞧着这个小孩子如今已与我长得一般高,不禁感慨了一声。
我说:“陛下,您这次是真的比奴婢高了。”
程晏笑嘻嘻的。
.
初三这日,张子安派人给我传消息,要我出宫去府上一聚。
我到的时候,府中的老仆告诉我:太傅正在厨房。
虽然心中已经有那么一点猜想,但是看到张子安正站在热气腾腾的锅前煮着面,我还是不可置信。
“来啦!”张子安扭头看了我一眼,指着另一侧的碗吩咐,“把碗拿过来装面。”
……我依言照办。
看着张子安面容沉静地盛着面,我笑了一声。
我:“难为你还记得我的生辰呀!”
张子安笑了笑,他说那是自然。
我忽然想到原先他对我说过的话。
“以后的面我和你一起吃,我们好好过”。
我的鼻子忽然就酸了。
我想:张子安这个小君子还挺重诺。
☆、加入
今年是张子安的而立之年。
他已经三十岁了,但是太傅大人丝毫没有要大办的意思。
对此陛下无可奈何,在书房跟我说太傅太不好玩了。
我跟着他笑了笑,我说再过几月便是陛下你十二岁的生辰,要是想玩啊,奴婢就给你办的热闹一点。
程平从封地回来后,住到了王府里,于冉也跟他回来了。
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程平和于冉刚好来陛下这里汇报封地的事务。
程平还是很喜欢他的“太子哥哥”,听到这话眼睛亮了一下。
他说:“皇兄,那我要等到几个月后你生辰过了再走!”
程晏同意了。
我看着这两个小孩子,他们兄友弟恭的样子令我觉得开心。
而于冉让我陪她到御花园转转。
御花园中花开的不多,只有寒梅艳艳,我与于冉走在其中,忽然听她叹了一口气。
我:“你叹什么气?要是不想回来,这次就没必要跟着王爷回京述职啊!”
于冉白了我一眼,此人现在是太妃,越发得瑟。
于冉撞了撞我的肩,语气很傲慢。
“怎么着,我放心不下阿平不行?你怎么什么都管?”
我……什么都管?!
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于冉挑着眉看我一眼,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你别以为我在封地消息就不灵通了!说吧,你和太傅怎么回事?还有明明都嫁给人家了,却还要回来照顾陛下?”
于冉这语气太维护张子安了。
我甚至怀疑是我负了张子安,于冉为他在讨公道。
我伸手将于冉推远了一点,嘀咕道:“爱管事的是你吧?”
于冉不答,我想了想转头去看她。
我:“我放心不下陛下,他今年十二岁生辰还没过呢,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偌大的后宫要是没有人照顾他,总是觉得心疼。”
于冉不屑:“要你瞎操心?后宫还没人了,缺了你还不成?还有你现在揽着这些活不放,但是不能一辈子都花在陛下的身上吧?”
我没有说话,于冉说得对,后宫总要换人的。
如今小宫女又换了一批,她们迟早会明白在宫中怎么伺候人。
程晏再小也不是小孩子了,他是万人之上的陛下,要是嫌弃下人做的不顺他意,他是可以发脾气的。
我一时心绪波动,没有说话。
于冉看到我的脸色,她停下步子,我跟着她停下来。
于冉问我:“许书书,你在想什么?”
在那一刻,我忽然想:究竟是于冉不知道我和张子安的事情,还是我的动机太过明显了,所以她才会发此一问。
那么张子安看出来什么了吗?
我想不出答案,但是无论如何,张子安最后都没有阻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