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傅三观不合(95)
我想:这个张子安可没有同我说过。
“啊!尹舒后来你这么刻苦,一定是太傅的话起了作用吧!”程晏恍然。
尹舒便点点头,他说:“后来父亲收养我,教我的方式有所改变,因为他肯定会供我读书。但是之前的话一直给我危机感,所以啃书死读这个习惯也改不了了,这样也很好。”
尹舒低头笑了笑,他看到我趴着窗沿听他们说话,于是笑问我有什么想知道的。
我想了想,说:“那这个是怎么与太傅想办学有关的?”
程晏到底是小孩子,方才他很容易被尹舒的过往吸引,忘了一开始的问题。经我提醒,他拍了一下手,也问为什么。
尹舒垂眸看了一眼年幼的帝王,弯了唇角。
“彼时我入府,父亲便对我说其实我很幸运,因为他有建立学堂的想法,这个学堂由朝廷出资,历年来参与科考的优秀学子经考核可以去学堂授课,并且招收的学童出身寒苦人家,教他们基本的学识常理。不过估计等学堂建成,我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了,所以被父亲领回来,跟着他读书,实在是我的幸运。”
“当年父亲就有此意,这么多年都等下来了,我以为他还会再等一会儿——毕竟现在新政的施行还未稳固。”
我默然,而程晏歪头问:“所以学堂是给像你以前一样的孩子读书?”
尹舒点了点头,他看着程晏,眼中希翼的神采分明。
程晏便点头,提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允”字。
尹舒眨了眨眼睛,朝程晏笑了一下。
有那么一刻,我怀疑程晏想让尹舒高兴的成分居多,但是我很快就明白,不论尹舒说什么,程晏都会答应的——因为提出要求的是教他这么多年的太傅。
我想:这真是陛下送给太傅的一份大礼。
而我的打算竟然还未开始,两相比较下不免苦恼极了。
我叹了一口气,很轻,程晏和尹舒都没有听到。
.
五月初七那日,我终于等来了程晏的生辰。
一切事宜经由我手,宴会上歌舞升平,周筹交错,案上果蔬可口,饭菜香甜。
程晏在高台龙椅上坐着,显得很开心。
我站在一旁,见到程晏应付着宴上群臣的祝贺,想着到底是张子安教的孩子啊,从容不迫,自有一番帝王风度。
酒足饭饱之际,程晏忽然笑着看向我,他捏着一颗葡萄正往嘴里送,眼睛亮晶晶的。
“书书——”程晏笑嘻嘻喊我,问道,“这次宴会你办的不错,想要什么赏赐?”
……如我所料。
我知道程晏这个小孩子喜欢我,总是一有机会就想给我“好东西”,就像很多年前我给他喂饭,他偏要让我也一起吃,要是我不吃,他还生气。
想到以前,我忍不住弯了眼睛,心中也很愉悦。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啦,我真的是想要程晏赐下恩典,不再是这个小孩子笑一笑就容易满足的了。
我与席下的于冉对视一眼,后者向我眨了一下眼晴,然后开始轻笑。
于冉掩着嘴,一边将挑好刺的鱼递到程平面前,一边笑眼看着程晏,说道:“哎呦——书书真是好福气啊,能得到陛下如此恩赐。”
我额间青筋跳了一下,我想这个人阴阳怪气说起话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程晏很温和地看着于冉,说太妃有什么需要,朕也是会同意的。
此话一出,正在喝酒聊天的老臣纷纷抬头,神情格外严肃。
于冉看着他们,哼笑了一声。
我想罪臣之女的影响其实也很大嘛……
在这些防贼似的老臣虎视眈眈下,于冉笑得很张狂,也很得意。
“哎呀,哀家又没有立什么功,怎么好让陛下赏赐呢?不过……陛下要是想封赏书书的话,还是慎重一点为好。”
程晏很疑惑,他看了我一眼,然后问于冉为何。
于冉神情有些犹豫,似乎踌躇了一会儿,这才说:“哀家幼时有一位好姐妹,不过后来与她走失了,前年到了封地,安顿下来后就愈发怀念她,于是派人四处打听。前些日子得到了消息,说人就在京城,我便随阿平一起回京来了。一来是想念陛下,二来也是为了往日情分,想再找一找我这姐妹……”
程晏一头雾水,但是小孩子直觉分外灵敏,他转头叫了我一声“书书”。
我闻言跪下。
甫一跪下,程晏便急了,他站起身想拉我起来。
这小孩子说:“书书你这是干什么?起来呀!”
我没有起身,我磕了一个头,神色染了一点悲伤。
我说:“陛下赎罪!奴婢便是太妃口中的幼时姐妹!前阵子太妃进京,拿着一块玉佩找过奴婢,说奴婢是宫中的老人,自当知道宫中有何人带过这种玉,太妃让奴婢帮其寻找她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