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春行(59)
“人命如草芥?!嗯?你是不是这么想的!”他咬着牙问杨慎,“你们怎么敢!”
杨慎低头,用平缓的语气解释说:“我没有授意他们做这种多余的蠢事。”
“杀了几千条人命,你轻轻一句蠢事就代过去了,”元熠怒极反笑,“是了,从玉凉那件事上我就该知道你从不把人命当回事。可我不行……”他双手撑着桌沿,指节泛白,“我是一国太子,他们望着我你懂吗?你是我的谋臣,为何不能替我多看顾着点这天下百姓。”
杨慎看见一滴泪砸到桌面上,想了想,单膝跪地,说:“我把甘州弃了,当给盛泽百姓赔罪。”
元熠垫着袖子一抹眼睛,抬头,血红的眼睛直直望着他,冷冷地说:“你跟我说有什么用,去跟舅舅说,问他甘州能不能弃!”
杨慎沉默了。
他自然明白父亲不会放弃甘州。
为什么杨乾元敢坑杀一城百姓来企图瞒住决堤一事,那是因为沅江堤坝不能查,一查整个工部就没了,杨家会元气大伤。
“那太子想怎么办?”杨慎问。没有杨家的支持,他这个太子位决计坐不安稳。况且,盛泽一事,他的手并没有多干净。
元熠颓唐坐下,双眼无神地盯着屋顶,一言不发。
杨慎垂着头,跪在下首,静待他开口。
良久,元熠像是生了场大病一样,虚弱地说:“此事,我只当从未听过,你们……看着办吧。”
“是。”
杨慎从东宫出来,见姚巳阡的管家早早等在了东宫门口,他站定,看着管家诚惶诚恐地迎上来。
“你跟姚巳阡说,此事太子不过问。”说完这句,他便闭口不言了。
“是是是,小的一定带到。”管家点头哈腰,“车架已备好,我送大公子回府?”
杨慎摇头,“不必,我想一个人走走。”
他没带下人,一个人慢慢走到了知棠街,在与温挽初遇的地方站定。
那日,她便是身着白衣站在这喧闹集市中,人流往来如织,却不沾半点俗世烟火,就这么孑然独立着,猛然见到惊马也不慌张,反而足尖一点翩然飞身而起……
“杨公子。”
身侧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杨慎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回头。
温挽又补了一句:“杨公子别来无恙啊。”
杨慎眼神躲闪了一下,退后一步,微微躬身行礼道:“温姑娘。”
温挽福了一福,还礼说:“此前与公子见了两面都是匆匆而过,没来得及细聊,今日公子可有空?”
“姑娘两次三番相救于我,杨慎还未报答,”杨慎垂着眼眸说,“不若今日我做东,请姑娘不要推辞。”
温挽浅笑,“我原本也没打算推辞,那就明月楼吧,那里的清蒸鱼不错。”
“姑娘请。”杨慎摆手。
温挽笑笑,先迈开了步子。
杨慎要跟,被上前的摇风不小心撞开。
“你!”杨慎将要发作。
温挽回头,护着摇风说:“阿摇先回容王府等我,我待会就回去。”说完她又向杨慎解释道:“他是我弟弟摇风,杨公子海涵。”
温挽今日去软玉楼找摇风,打算带着他一起去甘州,摇风身手了得,带着他是个助力。
“无事。”杨慎温声说。
“未时,若没回家,我来接你。”摇风说。
“好。”温挽回他。
两人来到明月楼,挑了个靠窗的位子坐定。
小二机灵的靠过来,问:“两位想吃点什么?”
杨慎想也不想便答道:“把你们楼里最好的鱼每样清蒸一条。”
小二没见过这样点菜的,一时有些傻眼,讷讷回道:“咱楼里有五十多种鱼,就算专挑最好的起码也有十来种,客官确定要给您上十来条蒸鱼吗?”
“是我刚才说的不够清楚吗?”杨慎觉得莫名其妙。
温挽失笑出声,“一条清蒸鲈鱼,两碟青菜,外加半只烧鸡就好,杨公子觉得呢?”
杨慎点头,说:“姑娘拿主意便是。”
“那就这些吧。”温挽说。
小二连连点头,临下去之前还不忘瞅杨慎一眼。
杨慎看见了却没在意,拎起桌上的茶壶,又拿过温挽面前的茶杯,细细斟起茶来。杨家人容貌都偏艳丽,桃花眼红樱唇,若是寻常人长了这张脸该显得女气了,但他气质清贵冷硬,冲淡那股艳色,反而使他整个人拔群起来。
两人在楼里坐成了一道风景,来来往往的人总是忍不住偷看他们。
“我以为姑娘会后悔救我。”杨慎用欣长的手指把茶从桌上推过去给她。
其实他俩有什么好聊的呢?聊温父被逼辞官还是聊温挽被迫入狱杀人,或者聊他们为什么要去盛泽?杨慎甚至都能猜到,温挽肯定清楚这背后有他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