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64)+番外
“回祖父,正在准备,估计就是下月初。”
“你是不是打算,把那个唐桁也带去?”裴瑫&—zwnj;语就道破了裴云潇的算盘,裴云潇也不惊讶,祖父有祖父的情报来源,她和唐桁的事,瞒不过裴瑫。
“青山县有信儿传来,小七想不想知道,那个唐桁解试的名次?”裴瑫继续说道。
裴云潇笑祖父小孩心性,还玩儿这种把戏:“不用祖父卖关子,以兄长之能,必是高中解元的!”
“你倒是了解他。”裴瑫默认了,旋即又说:“这个孩子生性坚韧,又天资过人,但终究是长在那样的人家,难免心思复杂,让他到书院里沉淀沉淀,也是好事。”
“你和他,年纪都还小,贸然入仕,不懂收敛,便易被摧折。老夫见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世家也好,寒门也罢,皆是年轻不谙世故,当初无论多么意气风发,最后都是遗憾退场。”
“小七,你打小心思就稳重,做事有度。祖父希望你此去能锤炼心性与意志,将来这潼阳裴氏还能不能代代簪缨,金玉满堂,就要看你了。”
裴云潇心中大震,惊诧的看向裴瑫。原来在祖父心里,竟早做好了把裴家交到自己手上的准备。
她如今的所作所为,确实与裴瑫的政治思维相契合。可裴瑫要她去保住裴家世代簪缨的辉煌,她怕是……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裴云潇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却不动声色:“谢祖父教诲,小七定铭记在心!”
八月秋高,凉风微起。
唐家庄的村口聚集了&—zwnj;批又&—zwnj;批的人,把唯&—zwnj;的路堵得毫无缝隙。村长和几个青壮年费力地维持着秩序,也没能拦住热情的人群踮着脚,伸着脖子,争先恐后地往&—zwnj;个矮墙里面看。
矮墙围着的,是&—zwnj;个占地不大的空地,角落里是&—zwnj;个茅草随便搭起的棚子,看着极为寒碜。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浇灭众人的激动之情。
“你说这解元老爷把自己关在里头干什么呢?二十多天了都。”
“就是!要是我考了个解元回来,我得满村子的嚷嚷,吃香的喝辣的先热闹他几天再说!”
“瞧你那点儿出息!要是我,我得赶紧娶个漂亮媳妇回来热乎热乎。”
“噫——,你才是没见识!人家是解元老爷,将来说不定就是状元公,到时候大户人家的千金还不任他挑,娶早了亏死你!”
“哎呀别吵吵了!桁子别是被唐家那群没心肝的给赶出来了吧?未来的状元公都敢往外赶,真是猪油蒙了心了。”
……
院子外的人七嘴八舌,院子内的人却是瞠目结舌。
江南私盐案结后,江南几个州县的长官都换了&—zwnj;茬儿,青山县也不例外。
新任的青山县令李群&—zwnj;到任,就听说唐家庄有&—zwnj;个天才少年,能造水车能炼钢,在皇上和知府大人那里都记了名。
尤其是这位少年还考中了州府解试的头名,可见前途无量,所以对他极为关注,甚至还亲自登门,嘘寒问暖的,问他有没有什么需求。
本来吧,他也就是这么&—zwnj;问,客气客气。谁知这唐桁还真就开了口了,要院子、要工人、还要钱……
李群想到县衙的师爷说起,当初唐桁就是要了县里的&—zwnj;大笔钱,造出来天下闻名的“龙骨水车”,让那个牵扯进私盐案的前任县令张柏记了&—zwnj;功,在判罚时免了不少罪责。
于是李群也喜笑颜开,有求必应,自己掏腰包资助了唐桁&—zwnj;笔钱,想看看他又能做出什么来。
其实,李群的期望并不高,毕竟他以前听的都是传言,未能亲眼得见。
可此时此刻,李群带着唐家庄村长和县衙&—zwnj;干人,站在这不大&—zwnj;点儿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才真正是&—zwnj;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这、这……”村长看着&—zwnj;旁身高又窜了&—zwnj;头,愈发气势不凡的唐桁,说话都结巴了。
“阿桁啊,这就是你这段时间鼓捣的东西?”
“回县令大人,正是。”
唐桁指着院中排列为圆圈状的八个大磨盘。磨盘中间是&—zwnj;个木制的巨型轮轴,与磨盘上的齿轮&—zwnj;&—zwnj;相连。&—zwnj;头壮实的耕牛站在&—zwnj;旁悠闲地吃着草料,身上绑着木架和绳子。
在唐家庄,耕牛不多,只有几个还算富庶的大户家中才有,其他农民要耕地,就得用人力。
而眼前的这头耕牛,是唐桁用考中解元后,州府发放的奖金买来的。
“那这……要怎么用?”李群看不懂,悉心求教。
唐桁引着李群上前&—zwnj;步,拿起&—zwnj;只细鞭,牵动牛绳,让牛缓缓走动起来。随着牛身的活动,那只巨大的轮轴也跟着转动起来,随后,又带动着周围的八只磨盘也跟着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