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342)+番外
主要是金兀术和粘罕,不能总这么意志消沉,还等着组装的更小更精确的座钟,需要编撰数理化课本,需要改革的军制。要做的事情太多,还都不能着急,回头先写一个十年计划出来。得发展海军,但是现在没钱了,挤不出来。
现在可以写了,不怕有人偷看之后去告密。我没有危险了。
王繁英搂着丧服裙子坐在他旁边:“嗯,想想你说过的,你说你二十岁时会有一个重要人物出生。”
林玄礼瞬间支棱起来,甚至有点兴奋,捂着嘴小声说:“岳飞!岳飞还要两年就要出生了!”还有李纲!啊宗泽!渡河这次肯定渡河。我心爱的章楶现在不当经略安抚使了,可以回来和我见面了。鲁智深!这年幼的壮汉现在居然每天要回家见爸爸妈妈,还要上学,就算是现在想想还是很好笑。武松大概还是个婴儿?哎,他哥是真不容易。
举哀的地点距离小朝会的垂拱殿不远。八名重臣进门时,正看见皇太弟和他那声名远扬的爱妃一起坐在台阶上,十一郎脸上有了些神采,不是往日那种憔悴而心不在焉的样子。
林玄礼站起身,拱了拱手,臣子们连忙还礼。“天色已晚,赐坐,赐茶。我长话短说,山陵使还没定下来,这事应该尽快做决定。等春暖时尽快修造帝陵。还有我六哥的庙号和谥号,可惜太宗的庙号已经被用了,我有意谥他为文。”
文,皇帝谥号中最好的一个,汉文帝,在唐太宗之前所有皇帝楷模,唐太宗也谥为文皇帝。
绣墩搬过来九个,他也坐在平地的绣墩上,没去龙椅上。
章惇心里微微一动,有些感动,但率先提出反对意见:“臣以为不可。历史上有一位宋文帝,刘义隆。”这人虽然算是个仁君,但得位不正,而且没法和大行皇帝相提并论。
皇帝的谥号最好的五个:文、武、高、宣、明。
现在的谥号好长一大堆,庙号只有一个字,作为指代。
蔡卞问:“庙号为高如何?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林玄礼只觉得毛骨悚然,不能让六哥被称为宋高宗啊!是好字儿,自己心里得膈应死:“嗯,好像还可以。”
曾布瞧出他觉得不合适,立刻反对:“高宗总是以开国的皇帝为主,唐高宗是则天皇后追加的美谥。大行皇帝武功卓越,不若庙号为武?”
林玄礼觉得可以,可能自己以后的庙号被抢了,那有什么关系,我不在乎:“这个好。配得上六哥。”
章惇:“不好。凡武帝,都有穷兵黩武之嫌。大行皇帝虽然连年用兵,但国家实力强盛,没有增加赋税,兵役的年限也没压低似汉武帝、唐武帝那样苛待。”我的官家是最好的。
林玄礼想想倒也是:“章相公,依你之见呢?”
章惇沉默了一会,想到自己和官家筹谋的大业还没彻底实现,燕云十六州没收服,官家始终保持警惕和严肃,还没享受到真正的胜利,还没高枕无忧:“识微虑终,明知渊深曰哲。官家,大行皇帝终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恨天不暇年,大业未竟。”
尚书们不是很赞同的瞄了他一眼,在即将继位的新君眼前感慨先帝去世的太早了,您是打算致仕啊。
林玄礼睁大眼睛看着他,半年前还颇有点神仙风貌的章惇已经不飘逸了:“好,就依你。”
曾布连忙打圆场:“郎君手臂上有刺青,如今贵为天子,取宫中秘药抹去吧。”
林玄礼扯着袖子看了看:“挺好看的,留着吧。又不在脸上。六哥当年看见这个,还问我疼不疼。”
蔡京跃跃欲试的劝说道:“先帝与郎君兄弟情深,古往今来无人能比。但臣有一言劝告郎君,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郎君为大宋计,尽快登基。”
短暂的缄默之后,有人跟进:“臣附议。”
“臣附议。”
“请郎君继承大统。”
林玄礼心说:[六哥知道你们这么快就开始恭维新老板么?]
[六哥:我知道啊。]
[虽然我就是这么个计划,但是还是觉得膈应。]
[六哥: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想保住职务。好好用章惇。]
章惇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本:“臣请皇太弟于灵前继位。令哲宗皇帝在天之灵安心。”
林玄礼接过来往怀里一揣:“就依你们。一切从简吧,礼部不必急于操办新的仪仗和朝服、辇舆,几万贯钱干什么不好。我拿六哥的用就好。章相公,你是国之柱石,六哥离不开你,我也离不开你,保重身体。”现在才六十多岁,努力保养一下干到七八十岁没啥问题。
即位称帝的过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在大庆殿斋戒三日,然后称帝、祭祀先帝、接受群臣礼拜、祭天、祭祀景灵宫、去祭祀帝陵。把生母陈美人追封为陈皇后,给先帝的刘皇后加尊号,给俩小侄女改一下封号增加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