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489)+番外
中京,厚土商行辽国分部的老总(总负责人)楚东昌暗自嘀咕:“辽国真是不一般,这要是在咱们大宋,想征集两万饥民可不容易了。”
所有伙计一起坏笑:“您说的对,还是辽国地大物博,要什么有什么。”
“听说小人的老家,现在都没多少饥民,哪里比得上辽国,东京附近竟有两万饥民。这要是有人振臂一呼,那得成什么样子。”
“你有胆量,你怎么不去呢。官家早就说了,能在中原之外占领土地,以大宋的名义,那到时候你也能封个制置使,光耀门楣,祖坟上都能加高三尺,父母都能追封做官做命妇,在老家修起祠堂牌坊来,人人都称赞你是个好汉。”
“那制置使可是海外。”
“你傻啊,海外、国外有什么区别,官家想要的是开阔疆土,这国外可比海外容易!你会凫水么?你买得起大海船吗?听说现在雇水手都比原先贵了不少。”
“要动手得先从西京大同府下手。那地方靠近大宋,汉人多,契丹人少。就连当地几军的统帅,也是汉人呢。说不准能被策反。”
楚东昌连忙大叫:“快别说了,我都动心了!谁要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快去做这件事,开城放粮,均田地。搏一搏,要是被辽金剿灭了,轰轰烈烈一场,要是站稳脚跟,报到官家眼前,封做经略相公,那才是一步登天!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那是旧时候的民谣。”
好一阵快活的yy。
实际上都在考虑中京这里安全不安全,没有得到官家旨意,能不能撤退。这辽国上下,短视的家伙们弥漫着一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气息,商行也是日进斗金,金军还没打过来就关门跑路,有些浪费。
如今官家的贴身太监童贯还在辽国境内,当着辽主的座上宾,他没走,也没说要暗中收买人心搞事儿。
有些掌柜的知道该怎么做,唐初就是那么干的,可是谁也不敢下令散尽钱财聚拢流民。要是散钱,用的是商行的钱,收买的是辽国的百姓,事情要是成了,国土归大宋的赵官家所有,要是没成,也就是自己一死。
想的清清楚楚,就是下不了狠心,不敢这么对自己。
楚东昌备下厚礼去见他:“童大人(爸爸),求您指点迷津。现在是去是留?官家有什么锦囊妙计秘而不发么?”
童贯最近没少收礼物,有不少辽国官员开始做跳槽的准备,见了楚东昌这位老熟人,涌起许多感慨来:“咱家也想回去啊。可惜……官家说了,要我哄的天祚帝向他求援,才许回去。官家信任咱家,可是…”
楚东昌连声道:“难了,难了。天祚帝率领七十万大军亲征,被斡鲁补两万人击溃中军,败逃回来,就这样还不肯调动忠臣良将,又怎么舍得拉下脸皮来求援。”
童贯矜持的说:“正是艰难,旁人都做不得。”
楚东昌:“官家慧眼如炬,看得出这千斤重担,只有您童节度使才能扛得起。”现在的节度使也是没有实权的闲散职务。
……
南北气候不同,过年的时间倒是相差不大。
金朝皇帝,斡鲁补正在亲自巡视军营,看着冰天雪地之中,许许多多的冻羊、冻鱼,还有堆积如山的冰冻粘豆包。黄澄澄的糜子面,底下垫了苏子叶,里面包着软烂的红豆馅,黄澄澄如同金山,连绵不绝。粘豆包蒸好了就扔在室外冻着,冻的硬邦邦之后,要吃时搁在火堆旁、灶台上,趁着煮菜的火烤出来,又黏又热,还很禁饿。
只要秋天准备好,大雪封了路也不会断粮,算计着吃能吃三个月。担心的是大地回春之后,冻的鲜肉、豆包一回暖都会变质,可是草还没长出来,牛马羊还没到生仔产奶的时候,那段时间才担心生计,幸好黄龙府里还有很多稻谷麦子。
士兵增加了十几倍,刚刚称帝的斡鲁补更关心军粮的数目,抓来的铁匠们打造武器的质量。
金朝用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以三百口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民众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其攻战,所向披靡。但军营里依旧有常备部队。
斡鲁补有点深沉:“等到春天时,显然还要继续和辽国的战斗,可能还要和渤海国继续交战。”对于女真人来说冬天也不耽误打仗,只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还在加强对已经占领的地区的统治。
“主人。渤海国高永昌派使者前来求援。”
斡鲁补大喜:“使者现在何处?”
“在黄龙府等候主人召见。”
忽然见远处烟尘滚滚。
金兀术纵马冲到斡鲁补眼前,滚鞍下马,激动的说:“二哥!他们连两万士兵都打不过,东京宝地,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