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血宋徽宗(49)+番外

作者:文绎 阅读记录

睡午觉时:“我下午想出宫玩。”

赵佖也在同一张大床上睡午觉,这宫里总共两张大床,张美人那张床总不便去动。他支着脸开始劝学:“十一哥,在家读书多有意思,出去玩也看不到天下名山大川,读一读水经注却可以。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林玄礼:“为兄要去见苏先生。”

赵佖想了想,还留在京城的苏先生——苏颂——水运仪象台:“我也想去!”

赵俣和赵偲正在房檐下斗蛐蛐,隐约听说要出去玩:“我们也要去!”

林玄礼应付他俩还有办法,爬起来拎出来水运仪象台的图纸:“我和十三哥去看这个去。”

俩小弟看了一眼只觉得眼晕,立刻宣布不如写作业。

派保母去请示太后、太妃。这次不用亲自去禀报自己出入的事。那太史局里不是什么人都能出入,两大巨头又派人去找太皇太后要了手诏准许他们出入。

有人先快马加鞭去通知苏尚书。

倆郡王骑在矮小温顺的马身上,出了宫门,马夫牵马步行,唯恐摔了两位大人物。并未以郡王依仗出行,只是十名侍卫前呼后拥,簇拥着锦衣华服的贵公子,在哒哒的马蹄声中上路。

道路算不上干净,来往的骡马驴之类的小动物边走边排泄,但也有脸上刺了禁军字样的人拿着筐和叉子沿途捡拾。

赵佖沿途张望,低声询问。

这次轮不到别人出头露脸,林玄礼一一解释了店铺的幌子、路人的行为。

“古称钦天监,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

赵佖:“我晓得。太史令沈括真正是个奇人,他那个小孔成像,好奇妙啊。”

林玄礼心中一动:“你要学这个,物理么?”给哥整个照相机出来?沈括连磁性反应和小孔成像都搞了,距离照相机还差什么?你可以的!皇帝是你亲哥,你智商也够,条件完美。

赵佖:“穷尽物体的道理,值得学,恐怕力有不逮。想学的东西好多啊。”

林玄礼:“唉,学不会的东西好多啊。”

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太史局门口。

苏颂已经身穿官服在门口迎接。

双方叙礼,进到施工现场。

这里没有多少尘土,只是刨花木屑味儿更重一些,许多工匠在空地中精雕细刻的做着一些许多小小的木件。

苏颂简单介绍了一下,几千个零件,现在正在依次制作。

两位郡王把图纸看了不知多少遍,这样只需要不断注水和少量维护,就能让整个水运仪象台自行运转,最上的浑仪用以天体观测,中间的浑象如昼夜般旋转展示星辰起落、五个小门里的小人会按照时辰敲钟击鼓;举着小木牌显示时初、时正;举着牌子报告时刻;夜晚击钲报时;举牌报告晚上的时间。

现在已经雕刻、组装了一个大部件。

林玄礼潸然泪下。

刹那间七八条手帕递了过来,工匠们都吓跪了。

“没事没事,我只是突然有些伤感,先生几年的心血终于要做出来了。”

[呜呜呜呜赵佶你个傻逼这么好的东西毁于战火了!]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我感觉我跟他说一说车床,他就能给我搞一个手动车床让我玩。]

[我的挖掘机手办啊呜呜呜!]

苏颂擦擦汗:“十一郎,这些事并非老臣一人之功。”当即简述了一下计算小组和制作小组的成员及简历。

……

官家练习了一会骑马,他不需要练习射箭,大臣们大多认为皇帝喜欢射箭就会跑去游猎,游猎就不务正业,不务正业之后国家就完了。

赵煦下马回宫,看了一会高适诗集,王昌龄诗集,又想起车盖亭诗案,心里仍觉得耿耿于怀。

气了一会,又想起前两天的课堂上讲到周世宗毁寺毁佛,带来的相关影响时,那人说起遂宁郡王暗暗的出宫,去大相国寺烧香祭拜,不知所为何事,反正信这些就不对。

看起来佶儿还是不听话。要是让别人知道他说了什么,只怕连谄臣奸佞的帽子都要给他扣上。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佶儿应有尽有,既不畏我,也不有求于我。

刘清菁在旁静静的研墨,砚石细腻,墨块有淡香,磨了许多浓黑油亮的墨汁,轻轻的叫了一声:“官家。”

赵煦提笔练字,为将来能亲自批阅奏折的一天继续做准备。

等朕大婚之后,太皇太后就该放权了。到时候旧党所谓的蔡确、章惇和韩缜这‘三奸’,与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这‘三贤’的位置,倒是可以对调一下。谥号可以追回,活着的流放到岭南去。先帝会看到的,他做的事是对的,只是用错了几个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