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后我决定做个反派(87)
中间是宽阔的路,让出来的距离足够太夫人带着两队丫鬟走过去。
就不能给老人家一个台阶下是吗?!
“好好好,好得很!”太夫人怒气冲冲的回了寝室,“碰”的一声关上了门。
隔日再出来的时候,便是一个慈祥老太太的模样。
任谁问她怎么看这桩婚事,她都笑笑说天作之合。
还能怎么办呢,她难道还能跟拗过皇帝不成?她年纪大了,不想去西北吹风。
后来秦国公进了宫一趟,回来把说了什么原原本本告诉她之后,太夫人当真是心里吊着水桶,七上八下的。
林家姑娘递了五六回帖子,她一次都没见。
秦国公进宫倒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为太夫人三番五次出言无状来请罪来的。
他不知道暗卫的渗透程度,但通过揣摩皇帝的态度,秦国公这只老狐狸还是能大概推测出暗卫的势力情况。
无孔不入这个词虽然夸张,但用来形容暗卫倒是也不十分夸张。
从他回禀时候帝王丝毫不意外的神色里,他心中泛起了波涛骇浪。
恭恭敬敬的请完罪,见帝王抬手放了过去,便稍稍松了口气,复又提起婚事,这次十分之诚恳和郑重,倒是令秦之冽十分满意。
回府后在太夫人面前复述一遍,又给太夫人惊的够呛,彻底老实下来,再也不敢胡言乱语,甚至吉祥话一串串的往外说。
仿佛掏空了她那没什么文化的身体。
钦天监的人见着苏隶就头疼,连续七八日都上门磨磨唧唧,就为了让他们挑个时间近些的良辰吉日,每日反复来问定好了没。
磨的钦天监的官员见到他就慌忙躲着走。
这新郎官够心急的。
岂不知苏隶也是心里平静不下来,恨不得日子过得更快些才好,生怕在他什么顾忌不到的地方再生波折。
秦飞烟倒是丝毫不慌。
但催着匠人赶新府邸修缮速度的她还是出卖了她的内心。
两世为人,她还是第一次期待自己的婚事。
*
八月十九,大吉,宜婚嫁。
一大早,便有禁卫军的将士泼水净道,要走的路上也早早的维持好了秩序,有小孩子好奇的在路边张望,便会碰到手臂扎着红绸的的人亲切的给他们分糖果吃。
幼童们一句句的吉祥话往外蹦,禁卫军的年轻将士们也不嫌烦,在吉时前十分有心情的逗逗这些小孩。
吉时到。
一道道宫门缓缓打开。
大殿之上,新帝亲手给昌平长公主盖上了盖头。
若非礼部的那帮老古董拼死拦住了皇帝,秦之冽甚至跃跃欲试的想试试背妹妹上车撵。
听到陛下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礼部尚书跪在地上都没有打消陛下的想法。
反而是苏隶苏统领听闻,一脸幽怨的进宫,问陛下:“陛下爱妹之心臣能理解,但陛下背着昌平出门,还打算让臣娶妻吗?”
陛下你这样搞,到时候接新娘和却扇让臣很为难啊。
这样臣还怎么找伴郎,怎么找人帮臣修饰一下让公主却扇的诗句?哪个翰林敢当着您的面帮臣啊!
好说歹说,终于让秦之冽明白,皇家婚礼不同寻常家,不需要谁来背公主出嫁,皇家公主可不是泼出去的水,娘家永远在呢。
终于在皇帝日渐吹毛求疵到处挑刺甚至开始连礼部尚书的头发有些稀疏了站在仪仗前面不够好看的毛病都试图挑一挑的时候,到了婚礼当日。
礼部尚书在心里偷偷长叹一声,要是婚礼再不开始,他恐怕就要成为史上第一个因为头秃而被罢官的人了。
迎着朝阳,苏隶一身红衣,面容俊秀,素日里那点缥缈的清冷出尘气息被热烈的红衣压住,整个人从内到外散发着一股子愉悦。
笑的像是谁家的傻儿子。
哦,这是我弟弟啊。
没事了,挺帅气的。
苏献一早陪着苏隶去接亲,路上如是想到。
这京里,做兄长的陪弟弟去接亲也是少见,这种弟弟要娶亲了,兄长还没正式定亲的人家也是少见。
今日的婚事乃陛下登基来赐下的第一桩婚事,又是陛下亲妹,礼部自然是怎么隆重怎么来,街边茶楼酒楼的沿街包间里,做了不少跑来凑热闹观礼的夫人姑娘。
见到今日这般俊美逼人的苏隶,不知有多少姑娘被晃花了眼。
更有为姑娘躲在包间里哭红了眼圈。
骑在马上的苏隶丝毫不知,满心都是终于要见到秦飞烟了。
婚前不准见面的规矩简直惨无人道!
秦飞烟倒是十分给苏家面子,婚仪定在秦国公府举行,婚后在秦国公府住够一个月再去公主府住。
这是对苏家的尊重,也是皇帝同意给苏家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