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真少爷只想走事业线[穿书](208)+番外
周导看了一眼日历,如果加紧拍出来,还能赶上明年的戛纳。
“在做准备工作了。”
不光是周导停不下来手上的工作,岑诀也何尝不是?
之前担心戚雩的安慰,后来发现戚雩不必自己担心之后,注意力又随之转移到了工作上。
“不如我给你当个监制?”周导电话中主动提议道。
监制是一个具有华国特色的职位。
比起制片人来说,这个岗位在某些剧组更适合定义为一个“总领方向”、“提出建议”的人,往往由具备一些影视经验的人来担当。
在某种程度上讲更偏向于“顾问”的角色。
“您愿意提点我,那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机会。”岑诀受宠若惊,但语气中也有迟疑,“只是……”
“怎么了?”
这厢,周导的话刚刚问完,还没等岑诀回复,手机就被另外一个人抢了过去。
紧接着,周导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犹豫什么呀小兔崽子,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赶紧答应下来。”
“他要想来,你就赶紧让他来,磨磨蹭蹭干什么?”
训斥完岑诀,靳硕大大咧咧地拿着手机说:“老周,先来后到,这监制排名你得排第二哈。”
周导愣了一下。
“这是……”
靳导说:“嗨,这不明摆着的吗?是我先看上这电影的,但是为了孩子好,我勉强愿意和你一起共事。”
周导终于明白了岑诀那一阵沉默是为了什么。
原来是在他忙别的时候,靳硕这家伙就已经先下手为强。
说起来,这人从《莫离》首映的时候就一直在为岑诀宣传,还专门写了影评。
想到这里,周导也无法再说出什么拒绝的话,叹息了一声道:“行行行,一起就一起。”
他之所以挂了“监制”的头衔,是为了帮忙,为了让下一辈走更远,而不是为了和人别苗头,比拼江湖地位。
“你这老小子倒是明事理。”靳硕说,“那什么时候出来开个会哈。”
周导说:“你们还不如来我家,我做饭。”
靳硕欣然应允。
于是,岑诀这影片还没拍,就已经先张罗了两个大佬监制。
这排面,若是说出去旁人恐怕会瞪大眼,半天说不出话来。
两位导演,拉出来一个已经够吓人了,两人凑在一起?这在影史上可是见所未见!
在确定好两位导演的加盟之后,岑诀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听风赶来的李开光拦在角落。
“听说,这部戏要冲奖?”
这话显然也是一句废话,有如今这样的配置,说是没有企图,恐怕谁都不相信。
“所以,这部戏的监制还是让景总来吧!”
这才是李开光找来的真实理由——两座大山在前,他实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他虽然当过一部戏的制片人,但归根到底还是按部就班,要想带领影片更进一步,他还是差了点。
万一将这戏搞砸了,他可是变成了千古罪人。
“……我说真的,让我干活就行。”
岑诀没想到,大佬的加盟没有先带来什么好处,反倒是将自己人给吓着了。
“你先别着急。”岑诀安抚道,“事情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虽说有两位监制,但每个导演的创作思路不一样,旁人所能做的只是提意见,但影片具体怎么拍,还是导演本人决定。
换句话说,这部戏仍然还是要靠自己。
事情发展也的确如岑诀所预料的那样。
周导与靳导看完剧本之后,并没有给出“好”与“不好”的评价,只会讲述自己喜欢那里,对哪里还有疑惑。
除此之外,便是对几大电影节评委口味的科普,以及参加这些电影节的经验。
这些知识,不是亲自经历过,根本不可能从别处得来。
哪怕岑诀有过国内影展参赛的经验,但此刻听着,仍然觉得受益匪浅。
新电影的准备工作很快进入下个环节,岑诀写过的剧本交由曾妮润色。
在曾妮的建议下,剧本又交由一个熟悉的国外编剧继续修改。
双方文化不同,因此许多国内看来习以为常、不言自明的情节,在外国朋友眼中显得难以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剧本又重新回到了岑诀手上,进行再一轮的修改。
要经过反复多次,才算是完成这一环节。
在修改剧本的同时,主创团队同时也在与潜在的投资商洽谈。
前两部戏都是极光影视的自有资金占了大头,其余的合作方的参与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