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豪门真少爷只想走事业线[穿书](34)+番外

作者: 春江阔 阅读记录

  他昨晚上熬了一个夜,根据鬼屋的场景写了一个剧本,并且画了一部分分镜。

  完事!

  岑诀这行干了许多年,脑子里早已经形成了影视项目管理的一套范式,拍摄时间虽然短,但对于他来说不算大问题。

  只是,对于岑诀来说不算问题的问题,到了租借来的小伙伴身上,那绝对是天大一样的问题。

  “我们……这是要干什么?”

  懵懂地被带进鬼屋,他们看见鬼屋的工作人员熟稔地同岑诀打招呼。

  “场景和人都准备好了吗?”他们听到岑诀问。

  “好了好了!”

  不明白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只好懵懂地跟着岑诀身后。

  他们来到了鬼屋中的一个场景中。

  一旁,扮鬼的工作人员们都划上了妆等着了。

  “就这?演员?”在岑诀去同演员们说戏的时候,李开光身边的小伙伴悄声问。

  是给钱没错,但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拿钱。

  “到底行不行啊?”

  李开光这一回也说不出安慰的话了,他支支吾吾道:“想那么多干啥,就当是陪富二代玩吧。”

  之所以定义岑诀为富二代,是因为他刚刚从一个扮鬼师那里听到的八卦——

  租下整个鬼屋一天,需要十多万。

  李开光算了一笔账,两天租用鬼屋的钱,加上付给他们的劳务费,光是这两项,就有五十万。

  好家伙!

  比他最能败家时还要厉害!

  怀着这样又酸又感慨的心绪,李开光恹恹地与小伙伴们一起干活——

  他与岑诀打赌,让出了导演的位置,因此只能帮打一打下手,做场上唯一的那个闲人。

  短短五分钟后,岑诀讲戏回来了。

  这速度,简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而后的这半个小时内,他们体验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做事风格——

  对方在得知他们对接下来的拍摄没有具体想法后,便收回了决定权。

  道具怎么摆,摄像机怎么走,全都是岑诀说了算。

  如此一来,不过一个小时,一切就都准备妥当。

  岑诀坐在监控器后的椅子上,打板,开机。

  这速度,让往日准备工作工作要做半天的李开光瞠目结舌。

  这就……开拍啦?

  没过多久,李开光的质疑就变成了:还能这样拍?!

  ·

  李开光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拍东西,到了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和天底下99%的导演一样,李开光学了很多,拍了很多,但拍出来的东西似乎只是堪堪及格,达不到他想要的那个程度。

  在影片扑街的时候,他曾无数次地反思复盘,思考自己到底弱在哪里。

  想来想去,最终只得出了自己没有天赋,端不起这碗饭的结论。

  但在今天,他的认知似乎不再那么顽固。

  他从岑诀身上看到了与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执导体系。

  这种做事风格,来自于极致的专业化。

  正如岑诀在发现摄影等工作人员在对接下来的拍摄没谱,第一时间收回主动权那样,岑诀对所有环节的处理方式都是那样简单而直接。

  演员都是门外汉,根本不懂拍摄?

  ——没关系,通过讲戏让演员呈现出剧本所需要的素材就好。

  剧本里有的剧情在当下场景拍不出来?

  ——只要不影响整体效果,当即就改。

  因此,岑诀呈现出来的拍摄效果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从头到尾高效、流畅、顺利。

  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人,李开光知道这“行云流水”背后所需要的功力。

  它要求一个导演对片场上的所有岗位、所有流程都烂熟于心。

  它要求一个导演具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调度能力。

  导演行业的“庖丁解牛”,不过如此。

  在这时候,李开光已经顾不得去想,为什么岑诀一个门外汉,会拥有如此高超的技艺。

  他只是在此刻,如同一个海绵一样,渴望地、渴求地吸收所有知识。

  他再也不想在拍摄时遇到一个一个问题时,停下来去解决了!

  再也不想,因为不知道该拍什么,让整个剧组都停下来,等待他和他的伙伴一个一个方案去尝试了!

  等到一天的拍摄结束时,李开光已经无法抑制心中的激荡。

  ·

  岑诀晚上下工,走出鬼屋时,已是残阳斜照。

  他看见自己租用的几个人眼睛亮闪闪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

  还没等岑诀反应过来,这几位加起来有150岁的大哥们以矫健地步伐跑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过他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