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分数论(74)+番外
“无聊。”她们集体朝她翻了一个白眼,捡起书继续瘫在椅子上看。在她们的世界里,天王的一场演唱会远比不上荣格、罗杰斯、阿德勒、弗洛伊德的一句话。
江黎趴在桌上,不由自主地想起2011年春节那天得知周杰伦上春晚的消息,她和段泽宇分别在电话两头激动到不能自已的样子。那时,他们的情绪虽然仅凭微弱的无线电波连接着,但她能清楚地感受到来自段泽宇的巨大热情。此刻,她特别想念那样的回应,可他已经不在她身边两年了。这两年,他们从未联系过。
初进大学,江黎一直期盼着段泽宇的电话,等着他跟她报平安,或者和她分享他在大洋彼岸的苦与乐,可这个电话迟迟不到。时间久了,越等越失望,最后希望都变成了绝望。这期间,江黎好几次忍不住联系段泽宇,但每次拿起手机,都被自尊心打败,当初是他约定和她一起考北清,他毁约在先本就有错,她不和他计较,他反倒玩起了始终。江黎不是那种能为了感情不顾一切的人,面子对她来说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她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轻易折在他身上。
有段泽宇在的世界,江黎总是处于等待状态,她讨厌被动、无助的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她一定要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彻底清理出去。大二这一年,她把段泽宇唯一的照片夹在《匆匆那年》里,将小说和记忆一起尘封。从那以后,她屏蔽了高中同学群,不参加任何高中同学聚会,几乎切断了所有能获知段泽宇消息的渠道。
世界这么大,人又这么多,能找到一个和自己同频的人简直就是奇迹,江黎曾以为自己足够幸运,找到了那个人,但这份幸运的保质期只有一年,一年后,他们走散了。
故人已远去,生活还得继续。江黎坐立起来,认真地看了一遍手机上关于周杰伦演唱会的新闻,演唱会始于5月17号,一直持续到11月份,辗转很多地方。众多城市中,她选了天府之国成都,听完演唱会,她就去吃纯正的四川火锅。江黎不喜欢吃辣,但比起辣,她更不能接受的是毕业两年,她仍会为了段泽宇流眼泪。
江黎翻了两页台历,翻到六月,看到那一页已写满了大大小小的考试,才想起6月是考试月,没戏了。7、8月份放假回家,好不容易回一次家,爸妈肯定不同意她满世界追着周杰伦听演唱会。9月份回学校,又要忙实习的事情。演唱会开半年,但她没那么多时间,思来想去,好像只有5月最合适。5月份有两站,分别是上海和北京,最好能抢到北京的票,这样就能省一笔车马费,实在抢不到,上海也行,周杰伦值两张机票。做了决定,江黎毫不犹豫地加入抢票大军。
周杰伦绝对配得上亚洲人气小天王的称号,演唱会门票一出,瞬间被抢空。江黎上课端着手机,下课守着电脑,抢了近一个月,竟没抢到一张票。演唱会那天,她去首都体育馆附近溜达,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黄牛身上,没想到有这种想法的人比黄牛手里的票还多,她失望而归。
2010年周杰伦“超时代”演唱会,她尚在高中,看演唱会对她来说是一种不敢多想的奢望。时间过去三年,现在她有了时间,有了自由,却买不到票。无论她怎么努力,周杰伦的演唱会现场仍是她无法涉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真苛刻,连这么微小的愿望都不肯满足她。
忙碌是治疗烦恼的良药,进入6月,各科考试接踵而至,周杰伦演唱会的事情很快被抛之脑后。月底考完最后一门,江黎回宿舍时,被宿管阿姨叫住,“江黎,这儿有你一封信,好像是从美国寄来的。”
美国?封存已久的记忆立马被唤醒,她愣了一下,快步上前接过信,在一楼大厅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封,里面装着一张周杰伦演唱会香港站的门票。拿出门票,她又往里瞅了一眼,什么都没有了,但还是忍不住口朝下抖抖信封,深怕错过什么。
三个室友从外面进来,其中一个女孩悄悄走到她身后,夺过她手中的演唱会门票,戏谑地问:“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还是VIP 的。求浆得酒,哪有这么巧的事,背后一定有故事,老实交代,是不是傍大款了?”
“什么大款,高中同学。”江黎试图去争夺门票,被闪空了。
“男的?女的?”
“这还用问嘛,有叫段泽宇的女孩儿吗?”另一个室友指着信封说。
“难怪不收北清才子的花,原来人家惦记着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高富帅。”
“江黎,你能耐啊,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
“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回国了,记得带他来找我们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