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歌隐(187)
张良听到陈平说项羽在找沛公,便带着玉璧和玉斗返回帷帐向项羽道歉道:“沛公不胜酒力,因不能当面告辞,让我送上玉壁一双敬献给大将军,送上玉斗一双,敬献给范先生。”
项羽问:“沛公现在在哪里?”
张良说:“听说将军有意要责备他,已经独自离开返回军营了。”
项羽心想,肯定是因为项庄舞剑的事让他害怕了,心里更觉得刘季不敢背叛自己,于是就收下了玉璧。
等到张良离去,范增拿起送给他的玉斗丢到地上,一剑敲碎叹息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取大将军天下的,必定是刘季,我们都会变成他的俘虏啊。”
项羽听到范增这样说,心中更加不快,但是又敬重他年长,不好和他计较,只好拂袖而去。
这一切却全被陈平看到了,他什么也没说,不过心里也认为范增说的对,与刘季相比,项羽现在虽然实力更强,但却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谏不是成大事之人,反倒是那位沛公,能曲能伸,而且能够让张良、樊哙那样的人为他出生入死,以后说不定真的能够取得天下。
第91章 马脚
刘季回到霸上,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
他这一次几乎是从鬼门关上过了一趟,而这全都是拜曹无伤所赐,这如何不让刘季愤怒?
等到张良带着那百来人回来,说是项羽收下了玉璧,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刘季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张良却并不乐观,他对刘季说,范增在鸿门宴上没能杀了沛公,肯定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对付他,恐怕会向项羽建议,将他困在咸阳,不让他再去征战,这样就没有功劳可立,以后就会越来越没有话语权。
果然,项羽带着诸候继续向西行进,却独独让沛公留守。
他一路攻城掠地,肆意屠杀,连阿房宫都给烧了,所经过的地方,只留下残垣断壁、遍地尸骸。
秦国的百姓对他非常失望,但是又害怕他,不敢不服从他,也因此更加感念沛公的仁义。
等到整个关中全都臣服于项羽的淫威之下后,各路诸候们全都聚集在咸阳,项羽便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等着怀王的封赏。
在他的心里,现在整个关中全在他项羽的掌控之下,灭掉秦国最大的功臣也是他,所以他才应该是关中王。
谁知道怀王给出的回复却是让他按照原来约定的办。
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沛公才是关中王,因为沛公才是第一个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的人。
项羽心中不忿,就拖着不理会怀王的命令,尤其是看沛公格外的不顺眼,于是听了范增的建议,将他困在咸阳,连军营都不让他回了。
刘季没办法,就和张良商量这件事怎么办,可是张良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安慰他几句,暗自思考破局之法。
这一天,张良正在住处自己跟自己下棋,实际上却是在想如何解决沛公的困境。
此时,棋盘上黑子白子混乱不堪,他正一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上手指夹着一枚黑子却虚悬在棋盘之上,似是不知道该下在哪里。
忽然,一支晶莹如玉的纤手从旁边伸出,从他手上取下了那枚黑子“嗒”的一声落在了棋盘之上。
张良一怔,扭头看向旁边,就见到一位俊美的白衣少年正半弯着腰站在自己身边。
他一手负于身后,一手从棋盘上缓缓收回,乌黑柔顺的长发从他的肩头滑落,遮住了半张俊脸。
有阳光洒落他的身上,像是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白光,让那人看上去竟带出几分圣洁之意。
张良的双眼微眯,那层白光便恍然不见了。
他知道,刚才,只不过是幻觉罢了。
不过,看到眼前的少年,张良眼前一亮,心中涌现巨大的喜悦,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突然之间就变得轻松了起来。
“松儿?你来了。”
他轻声喟叹,这个人,他曾经躲过,但是真的见不到他,他却又想他。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从上一次他来看过自己一次之后,已经快有两年了,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那几次刻意的躲避,伤了他的心,所以他才会不来看自己了。
总之,这真的是一次比较久的分别,如果不是战事吃紧,如果不是他还能收到他的信,他恐怕会忍不住去找他吧。
林依依看他一眼,微笑着走到棋盘的对面,坐下。
“这棋局可真是乱啊,子房,你遇到麻烦了?”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否则不会来看我,更不会来看我却不带信儿一起。”
张良捏起一颗白子落在棋盘上。
林依依轻轻一笑,她听出了张良话语之中的怨念,但是他也没办法啊,这两年张信那个小子越来越会搞事了,她都快要压不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