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歌隐(203)
这也罢了,当初田荣被章邯追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正是项梁带兵杀败了章邯,这才解救了他,可是在项梁因为骄矜败给章邯后却坐壁上观不肯帮忙,非要楚赵两国交出田假君臣。
楚赵两国自然不肯做出这样有违道义的事情,于是项梁兵败被杀,赵国也陷入了危机,项羽才被楚怀王派去救援赵国,因此项羽十分憎恨田荣,封分诸候的时候,就故意将原本为齐国大将的田都封为了齐王。
听说了田荣的事后,项羽顿时大怒,也顾不上理会张良了,立刻调兵遣将去攻打田荣。
结果田荣也不简单,他拉拢游说彭越,又借兵给怨恨项羽的陈余一起反抗楚国,而且还多次打败了楚军。
这个时候,萧何已经将韩信举荐给了汉王,又被萧何再三劝谏,于是刘季建了一座高台,召集全军,将韩信拜为大将军,统领全军。
得到了汉王的重视,韩信立刻为他出谋划策,明里派了万余人大张棋鼓去抢修那些烧毁的栈道,以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暗中却亲率大军翻越秦岭去袭击了雍王章邯的封地陈仓。
章邯连忙带兵前去救援,却被韩信击败,之后更是被一路追杀,最终于废丘剿灭残部。
紧接着,韩信一鼓作气,带领大军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
当然,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在于刘季与项羽对待关中百姓的不同态度。
相比较于只会破坏毁灭的霸王,百姓们当然更希望统治自己的是汉王这样的仁义之主。
这个时候的项羽,还在与田荣作战,战事也一直不利,得到刘季已经返回关中,并且平定三秦的消息时,被他封为常山王的张耳,又刚刚败给了与田荣结盟的陈余,结果张耳在兵败之后却没有回到楚营,反而跑去见汉王,这让项羽更加愤怒,一时又想起了都是因为张良才放跑了刘季,于是就派人去杀韩成和张良泄愤。
此时的韩成已经被贬为了候,软禁在彭城。
张良也已经感觉到了韩成与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他虽然暂时祸水东引,用田荣吸引了项羽的怒火,但却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之危,甚至这样的危险还在当初和刘季一起被困在咸阳之上。
于是张良便四处活动,找一些能够在项羽面前说上话的人,想要找个办法化解项羽的怒气。
项羽派人来杀他们的时候,张良正好在项伯家里做客,于是那些兵士便先杀了韩成,又带人去项伯家里去杀张良。
项伯得到消息,一边想方拖住了这些兵士,一边将张良偷偷放跑了。
张良听说韩成已经被杀死了,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有回去,偷偷逃走去投奔刘季去了。
他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汉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经平定了三秦。
见到张良,刘季大喜过望,立即便封他为成信候,时刻将他带在身边,一起东征楚国。
第99章 万骨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汉军一路东进,很快攻占了大片的土地,于是汉王将这些土地设置为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一边恩威并重,招降各地将领,一边修筑要塞保护战略要地,同时对平民百姓开放秦国皇家园林,鼓励生产、以恢复战乱以来的生气。
关中渐渐安定下来。
二月,刘季下令废除秦国赢氏社稷,正式改立大汉刘氏社稷,刘季也正式有了他的大名:邦。
三月,他率军从临晋渡过黄河,设置河内郡,在抵达洛阳时,新城县一位掌管教化的三老董公拦住了汉王,向他哭诉了义帝被杀的事情。
原来,项羽在将义帝迁往郴州后,他这样的行为就惹怒了不少的诸候,这些诸候不敢与他相争,但却也不愿再跟随效忠他,于是纷纷背叛逃走,其中有不少就是投奔到了汉营。
项羽觉得这是因为义帝还在的原因,就秘密派遣衡山王、临江王去杀义帝,最终义帝死在了江南。
弑君,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严重的罪行,尤其是弑杀一位公正且贤明的君主。
义帝虽然是被项氏推立,但是他在对待诸候大将的时候却是比较公正的,只不过,因为项羽太过强势,很多时候,他也无可奈何,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诸候之中的威望。
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这两个人,本来是没有资格被封王的,不过是因为投靠了项羽,做什么都是以项羽马首是瞻,才会得到这样的封赏,所以他们无法拒绝项羽的命令,可是又不想担负弑君的骂名,于是在做完事情之后,暗中将消息散布了出去,所以天下人都知道了是项羽要杀义帝,当然,衡山王和临江王这两个帮凶自然也少不了在史书上留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