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学霸穿到50年后(78)
后者是为导弹提供飞行动力的设计部门,发动机和推进剂将对导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利剑-6号的研制过程中,高能固体火箭燃料的突破就使导弹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
目前,这两个部门都在积极进行创新研发,近期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宁蔓华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采用新的导弹外形!
回到办公室,她立马画出了想象中的利剑-7号的设计草图。
与利剑-6号的锥形弹头截然相反,在她的设计中,利剑-7号将采用圆滑弹头和更长的发射筒,以提升其射程和突防能力。这样的设计,是需要建立在刚刚两个部门的最新成果可行的基础上的。
对于宁蔓华的这个灵感,总体设计室的同事们意见不一。
接过草图,唐工摇头直言:“这样做相当于‘归零’,我们之前的很多经验就用不上了。现在的时间很紧迫,我们与其从头再来,不如继续在利剑-6号的基础上想办法。”
迟疑了一下,更加大胆和冒险的小钱选择了站在宁蔓华这边:“我觉得宁主任的想法不妨一试,目前来看,仅对利剑-6号进行改进和升级,很难符合新型号的作战需求。”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争论了起来,直到宁蔓华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裴云松:“裴主任,你怎么看?”
他们的副总师身份是在具体项目里的,回到总体设计室后,他们同为副主任,级别都一样。
裴云松没有说赞成,也没有说反对,而是正色道:“我需要一点时间。”
他坐了下来,开始对这个设计进行分析和演算。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加入到他的行列中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裴云松率先停下了演算,他把数据的初步分析给大家传阅:“我初步赞成宁主任提出的方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种设计的气动布局,新的方向更有利于降低研制风险。当然,具体各分系统还需要大家帮忙细化分析。”
宁蔓华的神色很平静,只是微微向裴云松点了点头。
一切凭数据说话,经过内部的分析和论证,大家最终认可了宁蔓华的思路。
一旦确定了方向,总体设计室的效率是很高的,连同宁蔓华的设计方案,加上在利剑-6号基础上的改进,他们一共设计出了3份不同的设计总图。
很快,总体设计室就把几份设计总图递交给了吴总。
吴总认真看过后,摘下眼镜,反复斟酌后才对宁蔓华说:“这个项目太重要了,我不能拍板,下周我们召开专家评审会,请大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吧。”
宁蔓华暗忖,这场专家评审会,必将是一次激烈的交锋。
第41章 专家评审会
周一很快就到了, 宁蔓华一大早就来到了会议室做准备。今天的专家评审会将有几十位评审团专家和业界同行参加,吴擎宇将负责主持会议,而宁蔓华将代表总体设计室作汇报。
上午9点前,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专家们鱼贯而入,很快就坐满了整个会议室。他们之中,既有其他设计部门的老专家,也有相关院校的知名教授,还有设备零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 在导弹研制方面都颇有经验和发言权。
会议正式开始。吴擎宇坐在最前排,他打开话筒说:“首先, 欢迎各位专家参与今天的评审会!大家的桌面上已经放了参与这次评审的3份设计方案, 接下来,有请研究一院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宁蔓华同志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宁蔓华今天依然穿着那套天蓝色的工装,自从进了研究院后, 她就很少买衣服了, 就喜欢穿工装。在她心里,这是象征航天科工身份的“科工蓝”, 穿上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不过, 上次探亲假回家时,她就被外婆说了,女孩子家家怎么不爱打扮?
走到台上, 大家看清了这个副主任的样子, 不施粉黛仍面容姣好,原本齐肩的头发现在有点长了, 完美的脖颈线条在发间若隐若现, 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干练得体的气息。
这次邀请到的专家,资历都很深, 不说头发花白,至少也有四五十岁了,因此,看到宁蔓华如此年轻,不认识她的,都难免感到有点惊讶。
虽然被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但宁蔓华见过那么多大场面,她的字典里早已没有“怯场”二字了。只见她从容地打开了精心准备好的展示文档,将连日来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