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大佬的命(94)
魏岱是秦屹的贴身保镖,兼职助理,有些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但是生意上的不用。
就比如说打点这些投资。
他是保镖,又不是秘书。
魏岱也是突然想起来的,去查了查,这里还真就是秦氏旗下的产业。
老板能不知道吗?
从秦大总裁来包场的时候,他就知道啊!
不然也不会赶紧的空运一批新的海鲜过来啊!
结果谁成想,秦总和后妈关系不好啊!
老板真的想要找人评评理啊,这种情况之下,任凭谁都会误会的吧?
再怎么说,罗谷兰都是贺兰慧的经纪人。
虽然这事儿吧,表面上看起来也不是自家艺人的错,可是罗谷兰心里清楚的很……怎么可能不是呢!
这贺兰慧就出现了几分钟,台词一句没试,突然提议带着大家聚餐,她请客。
本来施成州是没有兴趣的。
别的导演施成州不管,可是对于他来说,这个台词和演技一样的重要。
脸上的表情再丰富,一张开嘴巴就是个机器人的声音,连个语调都没有,这谁受得了。
并且两个演员啊,想要培养最初的感情基调,台词是很关键的。
只有揣摩好了台词的语境,才能够尽快的投入到角色当中去。
近几年有很多演员,都不太在乎台词了。
甚至不背剧本,就一通乱说,靠后期配台词。
不仅那个演员的戏路不行,和他(她)演对手戏的那个,也怎么都进入不了情绪。
施成州认为,好的演员,最基础的就是台词。
像司哲瀚这样的,台词功力就很强。
他会背过台词之后,揣摩每一个字的意思。
施成州就觉得,司哲瀚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他知道如何找准方向。
而凌月这样的,就……emmm……大概天生运气好吧。
季雅也是背台词的,只是她仅仅是背而已。
起码也比凌月好一点了。
施成州刚刚见识到了阮星的实力。
她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不凭借前后的联系,单单只靠台词,把那个人物理解的那么透彻。
这才是台词的最大魅力啊!
都说司哲瀚这样的,是天才。
施成州却觉得,司哲瀚其实非常努力。
阮星这样的,才是真的天才。
所以一般施成州拍戏,试镜、试装不到现场,远程视频都不要紧,拍戏晚了也能商量,他顶多不就是骂几句,发个火么。
但是台词试读的时候,不行。
其实施成州要求的,只是主要的演员。
他认为只有在主要演员都到场了,把台词过一遍的时候,他才能够最后的确认一遍,到底这个人适不适合这个角色。
之前还都只是主要演员到场,后来一些配角打着学习的口号也来到了现场。
渐渐地,在某些男三四五,和女四五六演员的台词读不好的时候,那些露个脸的演员们,纷纷要求读一下台词,再说出他们的理解。
施成州倒是愿意听,有时候真的会根据台词的语境,来换一个演员。
有一次甚至换了一个女二,捧红了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
那时候那个小明星,只演过三部网络剧的女四罢了。
而那个女人,就是季雅。
季雅没有凌月“运气”好。
她的原则就是要抓住所有的机会。
就算机会不是自己的,也可以抢别人的机会啊!
施成州的戏,基本上是拍一部火一部。
就算是商业片,也会有一群捧着的粉丝,说他哪怕是拍那种片子,也是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从镜头、场景啊,等等一系列的角度,来分析他的用意。
甚至很多时候,还能从那些剧本里,读出一语双关,或者是人生哲学来。
施成州本人都不知道,他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他以为,他身为秦屹公司的“签约艺人”,只是在完成他合同上的规定罢了。
施成州是唯一一个,得到秦屹全面资助的导演。
基本上就等于扒上了一个永恒的金主,只要他还能拍,秦屹就给钱。
本来呢,秦屹是挺看好这个人,想给他一个机遇,就签约了他,还把好的资源都给他。
可是施成州这个人吧,喜欢耍小聪明,硬生生的把合同上的条款,看成了别的意思。
秦屹的本意呢,是施成州尽管作。
现在的作品好,以后的作品不好,他也会买。
而施成州呢,看到作品、钱这样的字眼之后,他当场就做出了决定。
每年拍至少一部商业片,这样的话,就能得到秦屹的资助,再然后磨合剧本,几年出一部,他想要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