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倒计时(84)
早上醒来时只记得做过梦,梦境里是无尽的怅然,左右了她的情绪。
一晃那么多年。
曾经喜欢的人都有了真爱。
她的真爱在哪里呢?
她收拾情绪去上班。到了淮西路校区后,她跟韩肖磊也没闲着,而是花了一个上午,将淮西路走了一个来回。
烈日当头,天气越发热了,最后,两人钻进了一家冷饮店,边喝边聊。
夏渔问韩肖磊来淮西路上班这几天的一些想法,韩肖磊在女朋友那里多少听过这位美女老板的工作能力,因此尽管身处这样轻松的氛围之中,他也不敢大意,整理了一番思路后才开腔。
“我个人看法,校区如果延续以前至上的模式……”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很难生存。”
夏渔的表情毫不意外,显然她早就在心里做下同样的结论。
“这也是我今天约你谈的原因。”她说,“之前是一直有总部在输血,淮西还能靠瞎折腾活着,但现在输血是不可能了,所以原来的模式必须要转变,否则等着我们的只有关门。”
韩肖磊点头,顺着老板的结论继续道出他的分析:“淮西附近9家K12学科机构,三家大机构,六家中小型机构,再加上即将开业的优凡教育,一共有10家,其中模式跟咱们差不多的有6家,加上咱们,这七家打得你死我活,疯狂搞低价引流的结果就是把所有人都搞死了,而余下的两家,一家做英语,一家做国学,我观察过,都活得很好。”
“所以我个人看法,我们想要在这块地方脱颖而出,得走小众产品路线。”韩肖磊最后得出结论。
夏渔挺满意这小伙子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不过他想到的她也想到了,这段时间她在日思夜想并且开始付诸行动的,正是如何推出夏果教育的拳头产品。
有一个过硬的销售团队还不够,必须有一个扎实的教学产品做支撑,两者相得益彰,才能靠最终的教学成果,打响夏果教育品质化服务的知名度。
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
“至上以前是做全科的,但是我对夏果的定位,是精品文科,特别是英语,将是我们未来的主打产品。”
夏果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点开一个文件夹,将其中的一些文档展示给韩肖磊看。
“夏总,这是?”
韩肖磊脸上明显有问号,但他直觉,夏渔接下来的话很重要,事关夏果教育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公司能不能活下去,活得好不好,其实和老板的前瞻性很有关系,他隐隐觉得,夏渔其实早有规划,自己可能跟对了老板。
而此时的夏渔很庆幸那一年发狠做下的决定,正是那个决定,让她今天可以拥有选择的余地,而不至于因为初开始创业而焦头烂额,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
她说:“我在至上的这几年,肖磊你也知道,除了团队建设,我其他精力都放在了英语的教研上。我是英语专业的,在至上的头两年我也带课,但是我一直不满意市面上的英语教材,所以,后来的两年,下班时间……”她指了指电脑屏幕,“我在都弄这个。”
“你自己在编教材?”
韩肖磊吃惊不已,他完全没想到夏渔还这么年轻,平时工作已经够拼命了,私底下竟然还在做编教材这样枯燥乏味的事。
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他算是真切体会到了。
夏渔“嗯”了一声,回头看,她也有些感慨自己当时做这件事时的毅力和执着,当时开始做时完全没有考虑过会得到什么,只是年轻又自负,眼光又高又挑剔,别人的教材看不上,非要自己动手编。
教材翻来覆去改了三稿,生怕内容不够原汁原味,后来她经常“骚扰”在高中执教时的外教同事laura,对方被她的执着打动,在教材后期的修改当中,出了很大的力。
如今这套教材,给了她一个人创业的底气。
她把当初编写这套教材的初衷简单告诉了韩肖磊,只是没有向他提起的是,当初编写这套教材完全是出于她个人意愿,连杨巍都不知道这套教材的存在,其实两年前工作不顺时,她就萌生了出来单干的想法,曾经窃想过,如果有机会出来自立门户,她一定要让她的学生们用上她亲手编的英文教材。
而这个心愿,也许很快实现。
韩肖磊大受鼓舞:“夏总,我相信您的专业水平,咱们有了这个产品,就可以在淮西路这边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