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小妾(152)
梅素素确实如姬长渊所料,还真的准备开书肆,她跟孟齐堂说自己已经租到铺子是假的,铺子其实还在找,不过找了好几家都不满意,当然其中也有她故意弄热闹点做给孟齐堂看的。
好在林冬天天被梅素素支使着往外跑,干起活来倒是挺麻利的,很快就为梅素素找到了一家位子不错的铺子,“那老板姓常,还是个秀才公,家里薄有资产,一边打理着书肆一边准备科举,可惜运气不佳,已经年四十有余了,还未中举,加上经营不善,书肆并未盈利多少。常秀才父亲年纪大了,近几年身体似乎有些不好,一家人准备回老家,扬州这边开销大,他想把这些钱省下来给儿子读书用,所以想将书肆租出去,听说租的人是墨斋九爷,他还愿意便宜几分,书店里的书也可以便宜卖给您,奴才问了下价格,租金一个月十两银子,书肆里的书有五百余本,他开价要七百两。”“奴才去打听了下价格,确实算是比较公道了。”
何止公道,简直占大便宜了,市面上普通一本书都要四五贯。
梅素素听了心口一抽,她也知道古代书本贵,可这些钱不花也得花,虽然有些肉疼,但还是痛快的点点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心里再次将狗王爷和那个姓孟的狠狠骂了一顿。
下午就让林冬带着她去看了书肆。梅素素进了书肆逛了一圈,前面是铺子,后面是院子,院子里有大大小小四间屋子,够他们住了。也见到了那位常秀才,问了两句话,觉得没问题就付了钱按了手印,先是租半年期限的。
付完钱后,梅素素又领着人去了牙行,也就是当初买林冬他们的那个牙行,想着后院不大,梅素素就买了一个中年男人回去,听牙行贩子说这人之前在大户人家家里当过管家,后来这户人家小辈犯了事全家遭殃了,他也就被卖了。这人倒是适合,梅素素又爽快付了钱。路上买了点吃的,一并带着回去了。
过了两天,常秀才他们一家搬走了,梅素素领着一家老小搬到了坊市去,他们租的这个书肆位置靠近坊市后面的位置,环境比较清幽,就是人流量少了些,应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原本的常秀才一家才会盈利不多。
毕竟是开店,虽然不准备开多久,但梅素素还是尽职尽业的去街上其他书肆逛了一圈,然后回到自己书肆让人搬搬运运,可能这边位置稍微偏僻了些,店面较大,梅素素将书肆分为三个区域,主要是卖书的区域和看书的区域,还去木匠铺子里定了三套桌椅,类似现代的图书馆。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免费看,那些与科考有关的四书五经可以免费阅读,但不能带走,只能在店里看。看书区域的后面墙壁上贴着几样点心价格,有便宜好吃的包子馒头,还有外面没得卖的蛋黄酥,热水免费提供,晚上戌时关门。
因为这,每天吸引了不少家境贫寒的学子过来看书,尤其是晚上,书肆里点着蜡烛,替他们省了一笔不少的费用,为了感激梅素素,这些学子还免费要给书肆抄书。梅素素欣然同意了,不过每天晚上会给这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提供一些点心。天冷了后,还在屋子里添了两盆碳。倒不是善心大发,就是以前在书本上学过一篇大家写的求学经历,当时她就想着,古代人读书太可怜了,她如今有能力,能帮一个是一个,也算是给自己积积福。
与此同时,梅素素的第二本小说也出来了,印刷了二十章放到书架上卖。既然是自己的书肆,自然摆放在最好的位置上。不仅如此,梅素素还发挥广告优势,在书肆门口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书肆里卖的爆款的书籍,什么时候有打折活动,还有买五本书会送一支笔,十本书会送墨,如果是二十本的话,则会送上一套装。效果是明显的,很多闻风而来的学子都过来买书,还有学子们一起凑钱来买,然后将分奖品。
也因为第一本书名气大,梅素素一出新书,立马就有人过来买,然后很多人发现墨斋九爷这次的新书内容又换了,这次不是讲什么江湖故事了,而是一本修仙话本子。从第一章 描写就打破了他们脑子里对神话故事的固有印象,祖宗传下来的那些神话故事,大部分都是人仙相恋打破重重阻碍,故事的主人翁也都是已经成了神仙的。这本书则完全脱离了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虽然依旧是个普通的小人物,但所身处的世界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什么练气期、筑基期,什么契约兽,还有什么品级法宝……有些道教书籍虽然提到过什么修炼,但里面内容晦涩复杂,与墨斋九爷将其写成一本书完完全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