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旧恩(1127)

“人家问,隔着三千二百里呢,怎么说得上?”

“他老人家说,不知道我家有飞鸢吗?半夜飞了一个来回,特请的不行?”

谢青鹤说着往事,自己都忍不住乐。

上官时宜以白道魁首的身份主宰江湖百余年,熟知他行事作风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恪守着不出世的宗门规矩。谢青鹤初出江湖年轻气盛,且修的是人间道,行事做派和上官时宜截然不同,不仅不肯吃亏,有仇必报,一旦被人求上门来,他还喜欢主持公道。

两套规矩发生冲撞摩擦时,就有武林世家、江湖豪门在谢青鹤手里吃了亏。

打又打不过,气也咽不下。以前都能干的事儿,现在怎么就不能干了?以前你们寒江剑派不管的事儿,怎么就突然跑来伸手伸脚了?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那怎么办呢?

上寒山,找旧主上官时宜,哭诉告状。

遗憾的是,这波人都没能踏进山门,就被上官时宜几句话怼了回去。

伏传听得惊奇又好笑,他印象中的师父就如同龛上的偶像,八风不动,十足体面,实在不能想象师父跟着大师兄一起撒赖的往事,忍不住磨着谢青鹤说更多:“大兄和我说详细么?”

谢青鹤回首从前,遗憾地摇了摇头:“岁月支离,记不大清楚了。”

他在入魔世界度过了太漫长的岁月,那些记忆都沉淀在极深处,若是没有支点提醒,单凭他自己去回忆就只剩下一片茫然。

伏传也不坚持追问,左手按着棋盘,右手按着谢青鹤装文稿的书匣:“哪一个?”

“农书里拆出来的书页还未装订,劳烦隽弟翻检整理一遍,取厚纸订好。”谢青鹤在石砚里加水研墨,铺平裁开的纸张,“我现给常朝和杨奚各写一份冶炼农具的诸事提点,写好了再下棋。”

“好啊。”伏传打开书匣,整理书页的时候,时不时抬头看谢青鹤一眼。

谢青鹤低头写字不曾抬头,问道:“东张西望什么?”

“没有东张西望,看的都是一个方向。”伏传只是整理书页,不动笔墨,也不必全神贯注,“与大兄共用一张书案的感觉……很好。”

“回去给你加一把椅子。”谢青鹤说。

伏传才意识到,他说的是在观星台的书房加椅子,想了想,又说:“靠山崖那边的窗榻上放个棋案,在那边吹风看云下棋多好。”

谢青鹤喜欢坐在那边抄经,伏传要把他的老窝都抄了,放上棋案,谢青鹤居然也没有抗议。

“好哇。”谢青鹤答道。

伏传又说:“大兄就挪到书房抄经。”

谢青鹤哪会不懂得他这搁明面上的小心思,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小师弟申请加入。

谢青鹤低头含笑:“好。”

第271章 大争(83)

白芝凤等人在路上遇见大雪,被迫迁延两日,没能照着预计的时间抵达青州。

正在筹办农部诸事的常朝、杨奚都挺惴惴不安。

谢青鹤催着先把架子拉起来,常朝就怕才把匠人从各处作坊里抽调出来,闹得人仰马翻,最后被陈起一声令下,连人带作坊都给收缴了,他不心疼钱和物,真的挺心疼匠人——熟手不好找。

杨奚则是激动得晚上都睡不着,激情澎湃地畅想着自己光明的前途,又担心家主和小郎君起了龃龉矛盾,祸从天降。

沈俣城府极深,外人看不出他什么想法,但是,他除了帮着在青州府附近找了个院子当办事衙门给杨奚栖身,这一两天他都在青州府忙着给军户发粮的事,顾不上这个刚搭建的新衙门。

谢青鹤左等右等,白芝凤都不来,没办法,只好把上官时宜祭出来稳定军心。

挑了个晴天的傍晚,盘算着沈俣在青州府的活儿都干完了,陈箭专门走了一趟,把沈俣请到了紫央宫正殿。上官时宜预备了一席酒宴,招待沈俣吃了一顿晚饭,觥筹交错中,君臣恳谈,相谈甚欢。

谢青鹤和伏传都没去凑热闹,以免影响师父发挥。

二人在偏殿玩搏戏。所谓搏戏,其实就是游戏版的手招切磋。他俩讲好规矩,不动修为真元,纯以指尖做戏。且不计绝杀,只计触点。以三十个来回为一局,局末点数多者取胜。

若以绝杀制服论输赢,不动修为真元的情况下,伏传毫无胜算。

但是,二人以触手记点,这就让伏传多了许多纠缠的机会,两人玩得有来有往。

谢青鹤原本是打算指点小师弟精细处的搏杀之术,伏传也确实玩得开心,且获益良多。多玩两盘之后,伏传越来越熟练敏捷,谢青鹤也被小师弟逗得常有奇思妙想闪现,很受启发。

伏传玩得额上细汗点点,突然举手示意暂停,噗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