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恩(951)
主将被流矢射死就足够动摇军心了,再加上被雷劈这么要命的事……
——若不是失德无理,怎么会被雷劈啊?!
——此战不义,触怒天主了!
眼见着敌军从后方开始生乱,混乱逐渐波及到正在厮杀的战阵中,安莹也从背后包抄切割敌阵的士兵口中得到了萧成被雷劈死的消息。他很果断地加强了对敌军前军的收割,重心往青州方向后移。
白芝凤微微张嘴看着城下局势,半晌还是夸了安莹一句:“胜不骄纵,大将之风。”
本身安莹的兵力就不大够,这时候想要追击敌人、去寻求全歼的功绩,就要拿身在青州的小郎君冒险。安莹能够急流勇退,果断选择收缩阵型,那就证明他比大多数勇将分得清局势。
就在萧成部溃逃,安莹准备吃掉萧成部所有前锋再撤回青州时,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我眼神不好,那边是不是又来了一支队伍?”白芝凤疑惑地说。
谢青鹤极目远望,看清楚那支突然到来的军队打起的旗号,顿时也无语了。
陈利眯着眼睛给白芝凤解说:“是,白先生,又来了一队人马。好像是……恩州石倦?打着宣威将军的旗号。秦廷的宣威将军硕果仅存只有恩州石倦了。”
“我原以为他们是商量好一起来打青州。”白芝凤快乐地捧着热汤啜啜,“没商量啊。”
正在溃逃的萧成部和开开心心前来打青州的石倦部撞在一起,石倦那边打着宣威将军的旗号,萧成部压根儿就没人打旗了,主公都被劈死了,不义之战,还打什么旗号昭告天下?战场偶遇没有丝毫悬念,就是干!往死里干!
陈利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种场面,感慨万千:“还有这等好事?”
谢青鹤:“……”
单煦罡派来的二十个死士耸耸肩,陈起留下来的二百亲卫吸吸鼻子,两边都是面面相觑。
看样子,哥几个是没有上场的机会了?
原以为青州城风雨飘摇,小郎君独守青州岌岌可危。现在小郎君站在城楼上观战稳如泰山,那前来攻城的两波敌军,一波被雷劈走了,一波被被雷劈的干翻了……
天命在陈,夫复何言?
第220章 大争(32)
舟州萧家世代武将簪缨,百年来蓄养私兵家将,部众称得上训练有素。在被惊雷和主帅死讯击溃士气之后,他们开始撤兵溃逃,阵型也保持得很稳固。
恩州兵整体素质就不如舟州兵,而且,与毫无心理准备一头撞进青州的恩州兵不同,舟州兵准备攻城前就有了短暂的休整,这会儿与长途跋涉的恩州兵打起来,勉强算得上是以逸待劳。
舟州兵唯一的劣势是,他们正在溃败撤退,军心士气都在最低点。
战场上的这场惊变也很快惊动了正在收缩阵型的安莹,白芝凤与谢青鹤在城楼上看着底下士卒迅速变阵包抄,不动声色地绕背埋伏在正在厮杀的两波敌军之后,恰好赶在舟州兵惨胜的时候捡了个大便宜。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训练有素的精兵与穿上军装的农民,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战场上出现了三方兵马,气质截然不同。
安莹率领的是百战之兵,舟州兵行止有度,恩州兵比农民兵好不了多少。再是不懂军事的人站在城楼上看着战场上的兵阵调度,也能从残忍的对阵厮杀中看明白这三方势力的战力高低。
原本舟州兵众,青州兵寡,安莹应对起来比较吃力,谁也想不到恩州兵会突然出现,卯着舟州兵打了一通王八拳,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躲在背后的安莹不怎么费力就把来犯的舟州兵包圆了。
眼见大局已定,城楼上观战的众人才意识到天将日暮,全都饿的头晕眼花。
陈利跟着谢青鹤一齐扒在城墙上观战都看傻了,连忙要去张罗吃食,谢青鹤说:“随便找点吃的。楼下营卫有放饭端些热食来就好。”
白芝凤看了陈利一眼,陈利赔笑道:“是,就附近弄些热食来吃。”
谢青鹤马上意识到这其中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这年月粮食紧张,如今又在寒冬,军粮简陋是必然的,真就简陋到不能吃了?陈粮?霉变?腐坏?
今日大胜,谢青鹤也不想节外生枝,这件事暂时搁在心里,并未声张。
城楼上寒风凛冽,到半下午太阳西斜,狂风大作,越发寒冷。白芝凤冻得脸都青了,几个火盆围着他也无法保暖,陈利带着人抬了热汤热食上来,果然就是附近食肆烹煮的汤水,菘菜切段芦菔切片,添了御寒的生姜煮在一起,另有一瓮野鸭汤,煮了两截冬笋。
热汤端在手里没多会儿就变得冰凉,陈利拖来一只火盆,将谢青鹤的饭碗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