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陈规(359)
当然陈墨也很意外,这当朝丞相还跟石勇有瓜葛,怪不得梁暄还防着石老,将他圈在矶安,也是有理由的,连梁暄身边这么重要的人都听石老的话,还有多少是未知的?要说起陶固和石勇,那关系就不一般了,石勇是陶固的叔父,当然这是谁都想不到的,若是让人知道了,只怕也不会有今日的陶固。
当年先帝带领勇将征战四方时,陶固的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本来前途无限,可是陶固的父亲却做了一件罪不可恕的事,背叛。当时陶固还小,石勇再三求情才保住了陶固,后来石勇也为了感激先帝的这份情,一直对先帝忠心耿耿,他身为将士,知道背叛是最可耻的事情,所以他没有任何怨恨。
为了保护陶固,石勇将他隔离了所有,改掉他的姓,取名为陶固,先帝仁慈,对外称除了石勇,石家没有一个活口,而石勇立下不少功,先帝不发落,也没人敢多说,就这样,陶固等同于死过一次了,他和石家没有一点关系,所以谁都不可能想得到陶固与石勇的关系。
石勇虽然和陶固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石勇暗地里也悉心教导陶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他听,石勇没想过要陶固做什么大事,但是陶固的一生,不能枉为人,陶固天资聪颖,再加上石勇的教导,行事作风也正直,看事通透,就是有些脾性和石勇有些像。
后来先帝也觉着陶固是个人才,便给了他机会。先帝能给陶固机会,石勇很感激,但是石勇也明白,毕竟自己兄长的罪行,不可饶恕,所以他也不敢让陶固有太多表现,只让他多干实事,不要去争,所以当时的陶固并不起眼。
先帝驾崩后,石勇不愿留在这乌烟瘴气之中,便去了矶安,从此,陶固的身份在没有任何联系了,石勇说他可以有崭新的开始,只要他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只是永远不要忘记叔父教导他的。陶固当时一步步往上爬,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帮到叔父,他知道叔父有什么想法。
可是渐渐的,陶固明白了,也许叔父真的是被逼无奈,但是也许也是叔父最好的选择了,再加上石勇确实没有想过要如何,所以陶固尊重叔父,他既然爬上来了,那么就当做什么都没有过,当做自己新的人生。
后来石勇为了陶固着想,便断了联系,从此陶固和石勇,就真的没有任何瓜葛了,直到现在才知道石勇的消息,但这次也是最后一次,石勇去世了,也是陶固意想之中的事,陶固并没有伤心,叔父这一生,也许还是晚年过得清净些吧,没有纷争,没有痛苦,已经是上天给的恩赐了,所以陶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的,人总有一辈子过完的那天,这些事情每个人都要去面对。
267 贵人相助
看到陶固,陈墨便明白了,为什么老者说或许能帮到她,曾瑁南是权大势大,当朝大将军,皇帝最信任的人,可是有一点,他能靠的只有皇上,而皇上都有无奈的时候。陶固何许人,梁国丞相,在朝这么多年,靠的是自己是实力,他说出的话,除了皇帝,朝中能有几人反驳,其弟子于冉也是朝中说话比较得力的人,要说跟曾瑁南制衡,除了梁帷,陶固是最好的人选。
陶固坐下,“老夫当真没想到居然是陈姑娘,这庆阳城中还有这等人物,年少有为,老夫着实有些想不到啊!”陶固说这句话,不过分,石勇多年不问世事,闲云野鹤,忽然让他出手帮陈墨,陈墨得多大的面子啊!
陈墨笑笑,“丞相过奖了,不过做点小本生意的。”陶固道“陈姑娘莫谦虚,石老我还是了解的,他能开口的,岂是一般人。”陈墨道,“石老请丞相帮我,是因为,他有事托付于我,陈某人能力有限,以后得麻烦丞相大人了。”
陶固道“叶家的事吧?”陈墨点点头“石老重情重义,总有些牵挂。”陈墨没在说下去,陶固也没有问下去,帮叶家,怎么帮?只怕这个陈墨不止是个商人吧,如果只是个商人,没什么作为,又怎会结识石老,叶家应该只剩两个女人当家了吧,石老将叶家托付于她,必然是信任的人,这个陈墨当真是深藏不露。
陶固道“陈姑娘的事情,我倒是也有了解,你有什么尽管说,就曾瑁南的事,我还不至于使不上力。”陶固也比较直接,既然是叔父信任的人,他也没有试探的必要,再者,灰衣老者是叔父以前的副将,跟随叔父这么多年,对叔父也是极为了解了,他嘱咐陶固要给予陈墨一切帮助,陶固自然会做到。
陈墨先是起身道谢,“那此番就多谢丞相大人了,我可能要离开庆阳一久,既然丞相大人也有所了解,那就劳烦大人了,说实在的,曾瑁南接二连三的搞动作,我也很烦,本来我们生意人,也是会防不胜防,若我离开了,曾瑁南岂不更是会变本加厉?所以丞相大人,还真的帮我很大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