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229)+番外
宣召来的很突然,李朝歌赶过去后,发现大理寺、鸿胪寺、礼部、刑部的人都在,顾明恪跟在大理寺卿后,人群中还混着几个异族人。李朝歌只扫了一眼就收回视线,不动声色给皇帝行礼:“儿臣参见圣人。”
皇帝疲惫地挥挥手,说:“朝歌,你来了。免礼吧。”
李朝歌看到那几个异族人的时候就知道出事了,果不其然,随后就听到皇帝说:“吐蕃使者来东都献宝,但是,这段日子却出了些差错。”
李朝歌心里咯噔一声,莫非吐蕃的国宝图丢了?图丢了去找鸿胪寺,找镇妖司做什么?镇妖司又不是东都城管,什么破事都往镇妖司塞。
李朝歌一百个不乐意,她最不想牵扯外族人的事情了,做的好了是应该,稍有不好就成了罪人。但皇帝发话,李朝歌不能不给子,问:“竟有此事?”
那几个番邦打扮的吐蕃人激动起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吐蕃语,表情非常激动。鸿胪寺的官员翻译道:“大贡论说,飞天图是他们的国宝,由墀度公主带来吐蕃,已在吐蕃国寺中供奉了许多年。赞普仰慕唐皇的风华,愿与大唐永交为好,所以特意带来国宝图进献。但是没想到,却在大唐境内遇到了这等离奇事。吐蕃一心交好,请唐皇和诸位相公给吐蕃一个交代。”
李朝歌无语,这就是她讨厌插手番邦事的原因,动不动上升国家。李朝歌说:“大唐是包容的国度,若远道而来的是朋友,大唐愿意展开双手迎接,若来的是豺狼,大唐也不会姑息。圣人仁慈,爱民如子,如果吐蕃使者当真遭遇不公,圣人一定会主持公道。只是不知,吐蕃的国宝到底怎么了?”
鸿胪寺的官员将李朝歌的话翻译给吐蕃人,吐蕃人听完,那个首领模样、刚才被称为大贡论的人拍了拍手,示意人将东西拿上来。
李朝歌看到他们盘子上的卷轴,心想飞天图不是还在吗,为什么吐蕃人说丢了?大贡论一边说着吐蕃语,一边解开卷轴,当着皇帝和所有臣子的,拉开了国宝图。
大唐这边的官员都微微打起精神,但是等看到图纸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卷轴里竟然是一张空白的纸,上根本没有飞天,但是四周却有着密密麻麻的印章,其中还有吐蕃的国玺。印章没法伪造,这就是真的飞天图,但是上的人物却没了。
皇帝叹气,暗暗揉眉心。今日吐蕃使者一大早进宫,说他们国宝遇到了怪事。皇帝立刻召集群臣,派人将李朝歌叫过来,但是皇帝没想到,怪事比他预料的还要诡异。
图纸还在,上的人物却没了。
李朝歌知道皇帝为什么叫她过来了,这种奇葩的事情,除了她,没人愿意接手。大唐这边的官员低声交谈,其中有人问:“大贡论,这图纸上原本画着什么?”
大贡论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吐蕃语,在场皇帝、宰相包括李朝歌,都不懂吐蕃语,只能集中注意力听鸿胪寺的翻译。但大贡论声音很高,鸿胪寺的翻译断断续续,其中还有许多佛教人名,李朝歌努力听了一大段,但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听懂。
总结一下,就是这幅图非常珍贵,讲述了佛陀宴饮的场景。佛陀普度众生,在宴会中赐火于人间,飞天环绕四周,为诸天作乐。然而现在,佛陀没了,飞天也没了,只剩下一张白纸。
说真的,李朝歌其实怀疑吐蕃人讹他们。说不定这幅图原本就是空白的,吐蕃赞普在边缘上印了国玺,就拿来大唐碰瓷。在场中和李朝歌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礼部尚书不动声色,说:“飞天图出事,老臣非常痛心。老臣对佛法略有研究,不知能否将飞天图递给老臣,让老臣就近一观?”
鸿胪寺转述礼部尚书的话后,大贡论没怎么犹豫,很痛快地就将飞天图递过来。在场所有视线顿时朝礼部尚书那边投去,李朝歌紧紧盯着礼部尚书,只见礼部尚书拿着图仔细观看,又和其他人交谈几句,最终缓慢地朝皇帝点头。
玉玺和印章都是真的,上还有泥婆罗的国印。墀度公主四十年前从泥婆罗嫁到吐蕃,带来了金身佛像和飞天图,就算吐蕃能造假赞普印章,泥婆罗的国印也无法伪造。也就是说,这图是真的,上的人物真的跑没了。
皇帝皱眉,强忍着头疼。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年初频频遭遇妖魔鬼怪,黑熊、罗刹鸟、扶乩鬼一个接一个,都到年末了,竟然还冒出这种异事。皇帝活了这么久,就没听说过画上的人跑没了这种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