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无声(14)
第12章
盛屾看着他的眼神却愈发黯沉,沉声说道:“我出去下。”
他走到宿舍走廊的尽头,拨出了一通电话,对方很快接通。
“喂,柘医生,您好,我是盛屾。”
“盛大少爷?怎么忽然给我打电话了?”柘然很惊讶。
“我想跟您咨询个问题。”盛屾推测谷典的病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而他认识的心理医生只有柘然。
盛屾的口气很严肃,柘然也不得不正经起来,“你说。”
“一个人,会因为什么原因特别惧怕某种声音,比如雷声,怕到......颤抖、出汗、呕吐、情绪不正常,甚至虚弱到无法正常行走。”盛屾仔细地描述他见到的症状。
柘然心里一惊,对雷声应激的人,并不常见,而他的病人里就有一位。他问:“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有个朋友有这个问题。”盛屾说。
“那建议你这位朋友尽早就诊,按你描述的症状来说,他的情况挺严重。”柘然建议道,他犹豫了下,试探着问,“方便透露你朋友的性别吗?”
“男生。他有在吃药,安眠药、还有几种不知道是什么的药。”盛屾又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柘然叹了口气,看来就是谷典了。
基于对病人的隐私保护,他并不会向盛屾透露给他这一信息,只能尽可能让盛屾帮助谷典。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基本都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恐惧症,也可能是PTSD反应。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尽可能地安抚他。
一般这个年纪的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无外乎家庭和学习,有些患者重度PTSD和自闭症会共病抑郁、失眠、梦魇等精神疾患,有些童年时期受到的创伤导致病人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会让他体验到重复发生的侵入性创伤,简单来说,就是噩梦重现、场景重现,共病抑郁的患者自杀倾向很高,他们需要服用抗抑郁的药,这些药同时具备一定的镇静作用,有一定的成效。
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能对于PTSD的症状产生十分令人满意的疗效,药物只是辅助作用,最好还是做心理干预、脱敏治疗,但这需要患者的配合,有时候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陪伴、关怀、还有爱。”
童年创伤。
PTSD
自闭症。
抑郁。
自杀倾向……
柘然说出的一个接一个的词,接连刺痛了盛屾的某一根神经,这么些年,他主观意识上对谷典存在误解,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无法靠近无法沟通。
他这两年故意对谷典视而不见,莫说作为一个兄长对弟弟的关爱,甚至连对普通朋友的友好都没有,这些,是否变相增加了谷典的心理负担。
盛屾挂断了电话,来回在走廊踱步,愧疚、自责如潮水般涌来。
第13章
盛韵刚下飞机就看到了柘然发过来的信息:谷典今天应激,被盛屾碰到了。
家和公司都来不及回,直接吩咐司机:“去师大。”
盛屾回到宿舍时,谷典已经换好干净的衣服,屋里空调也开着了,一丝丝冷风袭来,大概是没力气爬楼梯,他闭目趴在桌子上休息。
盛屾轻轻走过去,抬手从谷典床上拿下了夏被,裹在了谷典身上。
谷典被他碰醒了,有点懵:“你回来了。”
“嗯。现在感觉怎么样?”
“没事了。”
盛屾倒了杯热水放在谷典面前,“喝点热水,你刚刚流太多汗。”
谷典捧着暖烘烘的杯子,目光空洞,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数秒的沉默,有点尴尬。
盛屾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尴尬,是盛韵。他接起来,“姑姑。”
“盛屾,你和小典在宿舍吗?”
“嗯。”
“我出差回来了,现在在来师大的路上,一起吃个晚饭吧。”
“好,那我去校门口接你。”盛屾挂了电话,和谷典说,“姑姑回来了,喊我俩吃饭。你现在一个人可以吗?我去门口接一下她。”
谷典点点头。
盛屾用手背碰了碰谷典的额头,还是凉的,他把被子又往谷典身上裹紧了些,“你先休息会儿。”
盛屾先是去考试的教室收拾了先前急匆匆落下的谷典的背包,东西散落一地,书包内层的拉链也没拉好。
拉的时候碰到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个大牌联名的钱包,上面的几只小蜜蜂有点眼熟。这是谷典上初一时候他亲手送的小钱包,没想到用了这么久,当时看着可爱,现在难免有点显得幼稚,他不自觉笑出了声,刚要打开钱包看看时,意识到这有点冒犯谷典的隐私,便收好装进了书包。
他到校门口时,盛韵还没到,还没等几分钟,便有两个女生上前,“同学,请问大活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