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见鬼+番外
同一时间,江东......
孙策刷一下睁开眼睛,从屋顶惊坐而起,边上的酒坛东倒西歪,月色倾泻而下,喝得脸颊坨红的周瑜抱着一坛酒正躺在他边上,呼呼大睡。
孙策捂了捂心口,那被长戟戳到的地方滚滚发烫,嘴里嘀咕着:“我怎么老梦到那黑胖子和小丫头?下次再梦到非得问问这黑胖子是谁不可。”
他看看周围,这才想起自己之前与公瑾在屋顶喝酒聊天,没想到一晃眼这么晚了。
夜风吹来,似有几分凉意,孙策推了推周瑜:“公瑾,起来了,回你屋子里睡去。”
周瑜俊美的脸被压出了一块红印,他迷迷糊糊睁眼,含糊道:“伯符,现在几时了?”
“都月上中天了,我得回家了,明日我来找你,”孙策跃下屋顶,向周瑜挥了挥手。
周瑜揉揉眼睛,孙策已经跑得没了影,他沉默片刻,清醒地低头望向屋顶下头,一时犯了难。
他该怎么下去?
张春华这边,见孙伯符又一次消失不见,气愤不已,张春华说道:“他要是下次再突然之间出现在我洗澡的地方,我一定对他不客气!”
典韦点点头,严肃说道:“孙伯符为什么会一再出现在此?作为一方霸主,若是他身死,消息必定会传的沸沸扬扬。”
“他有影子的,与你们这些鬼魂不同,他虽然是虚影,但有阳气,”张春华说道:“我觉得他是个活人。”
典韦拧眉道:“既然如此,那便是离魂之症?莫非是与你签了鬼将契约的关系?”
张春华不甚了解,她无奈道:“或许只有于吉道长才会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吧?只是我感觉他这次出现,阳气比之前更弱了一些。”
典韦猜测道:“阳气流失,是因为他离死不远了?接下去春华可以注意一下江东那头的消息。”
张春华点头,她心里有些隐忧,万一那孙伯符又莫名其妙出现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可怎么办?果然还是弄死他比较省事吧?
三日后,张春华到达陆浑山下,只消一打听,便知晓胡昭如今的隐居之所。
陆浑山下百姓淳朴好客,好心提醒道:“因为经常有人去寻胡先生,胡先生不是人人都见的,你若想要拜见他,需要提前将拜帖送到山脚下的茶馆,这山路崎岖,小路众人,没人引导可到不了胡先生处。”
“我下了拜帖后几时能得到回复?”张春华问道。
“这我不知,要看胡先生心情如何。”
得到如此回复,张春华不由有些呆愣。
“这胡昭可不得了,我粗略听下来,这一带的百姓就没有不拥护他的,”吕布说道。
这时,那百姓见张春华身负武器,补充道:“胡先生贤名在外,喜欢守礼之人,大家都看重他,你可别硬闯,否则日后在陆浑山可混不下去。”
张春华忙说道:“这是肯定的。”
这时,身后有人在叫他:“少侠?”
张春华听这声音怪熟悉的,回过头去,见是一身着儒衫,身姿清瘦挺拔的少年文人,可不正是那日去温县途中遇上的司马懿吗?
“你是那个司马家的二公子!”张春华惊喜道。
“在下司马懿,字仲达,少侠唤我仲达即可,”少年文人风光霁月,眉眼带笑,温润如玉。
张春华牵马走近,与他叙旧:“你也是来找胡先生的吗?”
司马懿笑答道:“我刚从山上下来,本是打算与车夫汇合回家去,能再遇上少侠,可真是缘分。”
“别少侠少侠叫了,”张春华也笑了,她爽朗说道:“我名张华,之前客栈一事还要多谢你出谋划策,我字秋实,若仲达不嫌弃,唤我秋实即可。”
乍一听张华之名,司马懿面露惊讶之色。
“河内太守,张华?”
张春华尴尬道:“什么太守啊,这太守当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实在是惭愧。”
司马懿见他自嘲,不提这茬,转而问道:“秋实是来寻胡先生还马的吧?”
张春华连连点头:“是啊,我正打算去下摆贴呢!”
“先生并非经常查看外头的拜帖,若如此做还不知道要等到几时,左右我仆从还未过来,不若由我带你上山吧,”司马懿想要结交张华之心未变,如今有机会,当即便主动提出。
张春华并不设防,高兴说道:“如此甚好,还要多谢仲达了。”
吕布见张春华与司马懿聊的开心,纳闷道:“这小子是谁?”
典韦回答道:“他是河内司马家的二公子,算是春华的同乡了,春华刚出深闺时有些不谙世事,遇上了黑店,还是这位二公子出谋划策,这才将贼人一网打尽的。”
吕布若有所思,他目光炯炯,盯着与张春华相谈甚欢的司马懿,目光审视中带着犀利,他微微皱眉:“又是个一肚子弯弯绕绕的儒士,这些舞文弄墨的人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