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贵女:坏坏夫君坏坏爱(1162)
“既然老王爷推荐,那就萧侯爷了。”苏妤淡淡的一笑,“不过听说那里有百姓闹事,还得需要一位能说会道的贤臣,去好好的安抚,毕竟百姓因为恐慌而动乱,所以不必起镇压的作用。”
苏妤这话说的很到位,朝堂之上人人听得到,就连那些旧臣宫女也明白,这不是一位残暴的国君。
因为残暴的国君一旦听到百姓动乱
,首先动用的便是镇压的手段。
“那太女传萧侯爷吧!还不知道他可愿意为我国效力。”一个有些中正的朝臣说道。
“都要做皇夫的人了,岂能不为太女分忧?”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应是把事情说成了理所当然。
苏妤懒得和他们去计较,自己手里是有一杆秤的,会衡量标准。
“宣云国萧侯爷。”
苏妤发话,底下自然有人传达,一声声有人传直到太女府。
萧景似乎知道今日会上殿,虽然前两次去被人藐视,但今日他依旧一丝不苟的打扮。
气颇清雅高贵,堪比天际祥云,带着一丝云卷舒云,不沾染任何的俗气,好像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那气度清雅高华,似天边白云漫卷舒展,飘飘而至的公子上堂,带着玉质温润的高雅,不属于世的耀耀清华。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就在萧景上堂之后,不知谁发出了这样的话,嘲笑着少年人。
“依我看是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春。”
这是多么的瞧不起,比上一个不识花草的少年更无知,在萧景给了一个平辈礼之后,众人开始窃窃私笑。
萧景不慌不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好。”凤阁老就知道这些人不会消停,可来着有禁告有魄力,还不损了任何人的颜面,可谓是刀切豆腐面面光。
凤阁老的一声好,也得到其他人的赞同。有人事不关己的时候曾经扫过萧景,那个时候还是朝堂上的动乱,只知道是一个有胆识的年轻人,而且武功绝对的不俗。
可是今日他们跌破了眼睛,这岂止是武功不俗,人家的文采也是不俗,简直就是个文武全才。
有些家里有儿子的官员,眼睛里渐渐露出了羡慕之色。同样是养儿子,为什么人家的这么出色。
出口成章,凌云健笔,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第921章 永不录用
看着只有二十岁的儿郎不说长的好,就稳如泰山的往这里一站,气魄都是稳站朝堂二十载的人自叹不如。
不畏惧任何人的言语,如如不动如泰山,真的是少有的稳重老城,又不失少年的风采,让好多人都怀疑,年轻时候的他们是否也这样?
但是这样的话问出来自己心里也有骑马倚虹桥,满楼红袖照的幸福感,虽然叹息岁月蹉跎,青春一去不复返。但这样的儿郎往朝堂上一站,好像唤醒了好多的人。
苏妤看着,招蜂引蝶也就罢了,怎么现在引起男人们的好感,这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就凭借着不俗的气质吗?显然这个不是的?
朝堂上的这些人都是显赫富贵之辈,用不俗的气质去吸引他们的共鸣,绝对不会有眼前的效果。
可是管他呢,只要没人在恶口一张,事情办起来反而顺利。
至于背后有没有下黑手的,敢来就敢折断,给一个深刻的教训,自己回老家反省去的。
所以说要想下黑手,全凭各自的能耐。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萧景在最初的时候已经知道她的身份,近一年多两人才回了鸾国,也是给彼此一个历练的时间,无论面对怎样的事态,都能够宠辱不惊。
苏妤显然是历练好的那个,几次的刺杀让她冷静处置,如今坐上朝堂越发的冷静,看着他少了少女的那份雀跃,多了沉稳于脚下。
“萧侯爷。”苏妤道:“请您来有件事商量,我护城河岸与河口有一阻断的夯山石,如今不知怎么倒塌了,想问侯爷可有睿智,扶得起这块大石头?”
萧景这沉思一会,知道苏妤也不了解和周围的状况,就问一些官员,“哪位大人能告知一下那里的地理情况?”
萧景问的很是有礼貌,可是不知为何,都是相互看看没言语。
凤阁老一看给自己一派的人给递了个眼色,这个人才要捏着鼻子出来,结果户部一个中立派的人走了出来。
此人三十上岁的年纪,在户部的官职也不大,勉强立身于朝堂之上。
可能是太女还年轻,他有着人前露脸的想法,在所有人不语的时候,不是初生牛犊也不畏惧什么,坦诚的说道:“萧侯爷,此夯山石是护城河与旺运河的一个堵口,有它在不至于江河泛滥,也能使护城河水不断,相得益彰的事情。可如今倒塌也是人心惶惶,那么重的石头根本没法扶起。实不相瞒,甚至有人说太女不适合上位,这是老天爷给的一个眼色,毕竟夯山石从来就没倒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