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60年代躺赢(27)
托儿所招的都是六岁以下,两岁以上的小孩子,这些小孩子都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一个月给两块钱,还要给一定的粮食,包一顿午餐。
次日早上,沈野早早的准备好早饭,然后喊醒几个孩子,给孩子们洗漱好后再去喊醒叶蓁。
吃过早饭,沈野送叶蓁以及几个孩子去上学。
叶蓁被安排带一班,一班有二十六个孩子,加上东南西北一共是三十个孩子。
这些孩子中两岁的孩子居多,一进屋就哭,搞得整个课室哭声震天。
叶蓁捂着脸朝屋里面看,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办哟!
一班隔壁是二班,二班同样有三十个孩子,可能是被一班的孩子感染了,不一会二班也传出雷霆般的哭声。
叶蓁被左右夹击,捂着耳朵也躲不开哭声。
怎么办?她要拿这些孩子怎么办?
要不然让孩子们玩游戏?
叶蓁走进课室,东南西北见叶蓁来了立刻目光炯炯盯着叶蓁看,小模样乖巧得很。
“孩子们别哭了,我们一起玩游戏好不好呀?”
叶蓁开口说第一句话,不过她的话不管用,孩子们该哭还是照样哭。
叶蓁看着都想跟着一起哭。
沈东作为大哥一向主意大,猛地拍一下桌子:“都不许哭,谁哭我揍谁!”
孩子还得孩子来管,沈东这招很管用,孩子们很快安静下来,怯怯地看着沈东。
沈东看向叶蓁:“妈,他们不哭了。”
叶蓁走过去摸了摸沈东的后脑勺:“我大儿子真棒!”
“来,我们来玩数数的游戏。”
叶蓁让沈东带着孩子们往旁边站,一个人将屋里的桌子拉到旁边,空出中间的位置:“大儿子,领他们过来这边。”
沈东回头拉人:“走走走,我妈让我们去那边。”
“谁不听话我揍谁!”
沈东话一出,孩子们都乖得很,纷纷跟着沈东往前走。
沈南问:“妈,什么是数数的游戏。”
叶蓁想了想,孩子们都还小,光是教他们数数他们也数不明白:“就是数数唱歌。”
叶蓁让他们坐下,三十个孩子坐成一堆,叶蓁坐在孩子们的正前方,开口就唱:“一二三四五,排成小队伍。从前往后数,一二三四五。从矮往高数,一二三四五。”
叶蓁随口编出一首儿歌,这首儿歌简单、朗朗上口,只唱一遍,孩子们立刻能跟着学唱。
“你们想不想学?”
沈东大声说话:“想!”
叶蓁心里有了底气:“来,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啊。”
“一二三四五,排成小队伍。”
“一二三四五,排成小队伍。”
这首儿歌简短,简单易学,不到半个小时孩子们都学会了。
叶蓁想着孩子大多精力旺盛,想让他们听话就得耗干他们的精力,最好能把他们哄睡觉。
“唱歌我们已经学会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
依然只有沈东大声说好,叶蓁给孩子们分组,五个孩子分一组,一共分成六组,然后一边教孩子们唱歌,一边教他们数数,轮到谁就让谁喊数。
“一二三四五,排成小队伍,从前往后数,一,二,三,四,五……”
孩子们大多好动,一开始还有孩子想哭,但玩着玩着渐渐沉迷其中,跟着大孩子大声喊数:“一,二,三,四,五……”
光是玩数数的游戏,就玩了一个早上,孩子们都玩累了,吃过午饭全被叶蓁哄着开始午睡。
到了下午,叶蓁开始换花样,不再教孩子们唱歌数数,而是教他们做手工。
学校有不少废报纸,这些废报纸以前是送人糊墙,卖不了几个钱。
叶蓁找校长要到一大叠旧报纸,用旧报纸教孩子们折飞机。
教完孩子们折飞机就教孩子们玩飞机,一来二去的天色渐渐变暗,到了下课时间。
愿意送孩子来托儿所的都是工人,孩子们下课比工人下班晚十分钟,工人下班正好顺路过来接孩子。
家长都喜欢问孩子们问一个问题:“今天跟老师学了什么?”
被家长这么一问,叶蓁教的孩子就说了:“学了数数。”
“哎哟,学了数数啊,学会了吗?”
“学会了。”
不仅学会了,还会唱,被问话的孩子们立刻将叶蓁教的歌曲唱一遍,一二三四五几个数张嘴就来,想都不用想。
五六岁的孩子会数数不奇怪,二三岁的孩子会数数可就有点惊喜了。
杜芳是纺织厂工人,孩子两岁,听到孩子张嘴数出五个数,顿时乐得不行,见人就炫耀:“我家儿子可厉害了,今天才去上学就学会了数数,儿子,给叔叔/阿姨数一遍。”
杜芳的儿子立刻就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