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116)
所以唐林打算好好打听吴家二郎和蒋家大郎的情况,要是都还可以的,他就主推蒋家大郎,人口简单一点。
至于张三郎张童生,听说他自小是跟在冯举人身边的,可能接受不了自家姐姐那样擅长算账,热爱管财的性子,还是得考量一下。
而那个张秀才,就像之前说的,唐林从没将他算上,从那帖子里就可以看,他这一个秀才,是一家十几口人咬牙供出来的,以后鸡毛蒜皮的事情怕是会很多。
这次,兄弟几人足足在县城里住了好几日,花销不少,但打听出来的事情也不少。
唐林他们拿着东西回来,休息一会儿后,几人又都聚在厅堂,这次唐家的男人也都参与进来了。
“林子,打听的怎么样?”唐大海问道。
唐林看着爷爷,神情不怎么好,将纸递过去,说道:“爷爷,都在这里了,你们自己看吧!”
经过这几年的国律背诵,唐大海还是认识些字的,他慢悠悠地看着,眉头越皱越紧,看到最后,直接把纸放到桌子上,不再说话。
唐石他们奇怪,几个人一人一张轮流看,半晌无言。
“林子,你这写的,就没有能嫁的人啊!”唐王氏缓缓说道。
“奶奶,我真没瞎写,那个张三郎考出童生后,文会甚多,而且都是去烟花之地;而王秀才,就更不用说了,一家十几口人,他的堂兄弟全都供着他读书,到现在都没成亲啊,以后要是二姐嫁进去,还不得拿出嫁妆,供他们花用?”
说着说着,唐林自己也丧气了,也幸好,二姐没想要嫁读书人,不然,怕是有的磨。
不说宁朝,就说永泽府,极大一部分文会都是在秦楼楚馆,没去过的读书人几乎没有,唐林自己也因为各种原因踏足过,只是没有进一步而已。
而且,他们大多向往温香软玉,贤妻美妾,二姐能达到前项,但后项,她还真不是贤惠那一挂的。
想到这,唐林又想起以前自己希望知书达理的妻子这一想法了,他突然觉得妻子还是不用太贤惠,河东狮这样的才是正常,擅理财管家妻子也挺不错的。只要读书识字,晓法律,其它的,好商量。
唐林默默检讨自己之前那幼稚的想法。
“林子,我们想了想,要不还是吴家二郎吧?”唐大海说。
唐林略想了下,发现这吴二郎,除了家里人际复杂外,其它的也没什么好挑的,也就没什么异议。
就这样,两家通过媒人互通音信,将婚事定了下来。
而唐林,则早就跟长辈们说过,不中进士绝不成亲,至于游历之事,他现今只告诉了父亲,等练好身体,提早三四月,再告诉长辈们也不迟。
第52章
唐林回到叶宅跟随老师读书, 还没收拾好,就一脸懵逼的被老师叫过去,从一堆人中挑选几个小厮书童回来。
心下虽然存疑, 但他也照老师的要求, 在旁厅等人牙子带人过来。
秦牙人是永泽府有名的人牙子,从他手里卖出去的人,没有千儿也有八百, 家里过不下去了, 需要卖儿卖女但又心疼他们的都会找他。而他的手上有永泽府中大户人家的名册, 方便他找合适的人家贩卖。
“你们几个,动作小心点, 机灵点, 今儿个你们要是被挑上了, 也是造化,叶宅的叶老爷最是宅心仁厚, 从来不打杀下人, 只要你们不犯大错,就能过舒服日子。”秦牙人边说, 边带几个少年往旁厅走去。
“秦叔, 我有些怕。”秦牙人旁边的一个少年颤着嗓子说。
秦牙人皱眉,说道:“你都被你爹娘卖了,那时候都不怕, 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胆子放大,见人要笑,人家问,你就答,没有问你话, 就不要说,少说多听,记住没?”
虽然是对旁边的少年说的,但秦牙人的眼睛却是盯着所有人。
“晓得了,秦叔,我们会听话的。”后边一个十几岁大的少年说道。
秦牙人听后,拍了一下他的手臂,说:“你又忘了,要说官话,地方话不要说出口。”
少年还想说些什么,就被秦牙人推了一下,推到队伍中间,抬头一看,原来是到地方了。
走进旁厅,秦牙人看到一位小郎君坐在椅子上看书,还不等他回过神,前面的叶管家已经走过去,跟小郎君耳语一番。
趁着小郎君思索的功夫,秦牙人心里盘算起来:早先听过叶老爷收了一个弟子,年岁不大,恐怕就是这个小郎君了。
听说他小小年纪,已是举人,而且这几年也没听说叶府有下人病死叛逃的消息,应该也是个良善的。这次叶管家还特意交代要年纪轻的少年,莫不是要去小郎君身边当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