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249)
“你这是什么表情,莫不是觉得唐知县是因为你才去慈幼院的?别想了,定是因为夫人在慈幼院,唐知县才过去的。”
这一路上,成娘子也算摸清楚这遭天雷劈了的脑子里的想头,上去就是一盆冷水,想要将她泼醒。
只可惜,没泼醒。
到了慈幼院,院门已经开了,唐林带头往里面走,院子里的幼童看到唐知县,极为开心,拉着他,想让他讲故事。
林伊娘听到动静,走出来,正好遇到被缠住的唐林,恰逢唐林此时抬头,四目相对间,情意流转。
直到后面传来动静,唐林才回过神来,安抚好幼童后,朝伊娘走去。林伊娘亦迎了上去,两人并肩站在一起,虽无话,却胜过千言。
冯娘子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一对璧人站在一起,说不出的般配。
她第一次见到唐知县那样欢喜,同女子站的那样近,之前,唐知县的神情虽然温和,可又极为疏远,离谁都是远远地。
看到这,冯娘子的信心就没了一半,而一旁的梁娘子,一路上听了冯娘子一堆的言论,本来还想着让她吃点苦,认清现实。现在,见她那副表情,又有些不忍,不过,总该面对的。
林伊娘将那些女子幼童一一安排妥当,特别是那些幼童,如今还需人照顾,之前有些丫鬟需要在慈幼院带上几年才能走,现在正好可以去照顾幼童。
成娘子本来担心冯娘子闹出事情来,现在见她一直安安静静,也就放下心来,至于难受,那正常得很!
临海县的娘子们在知道唐知县有夫人时,就没几个不难受的,只是有深有浅,连那些半老徐娘都能插上一脚,也是难为我们唐知县,现在遇到个女的就退避三舍。
同伊娘回到家后,唐林换上衣服,将人抱在怀里,感叹道:“婉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十余日,可真真难熬!”
“有那么多公务在身,兼之还有心思想我?”林伊娘调侃道。
随后拉着唐林出去,去公婆地方请安。
之后几日,唐林将县衙的事情堆积下来的事情一一处理,派人还多出的税银、修建另一边集市、通知被略者的家人来接等等。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上京,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21 00:17:17~2021-06-22 00:13: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春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物GD 66瓶;百里笑笑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4章
从半月前得知长临府的贪污案和略人案后, 几位尚书心中就有了不妙的预感。
果然,官家知道后大为动怒,让刑部迅速派人前去跟进, 各部也都跟着忙的团团转。
随后,一封封的奏章递交上来, 齐尚书差点气晕, 好家伙, 国库就算再缺银子也不敢定这么高的税啊,长临知府好胆!
而吏部吴尚书和刑部姚尚书亦是难熬, 一个府半数官员尽皆贪污,吏部这个失察之罪就在了, 更何况还有那些被略卖的百姓。姚尚书身为刑部尚书自是要跟进这两个案子的。
这段时间, 上京府的官员们战战兢兢, 就怕谁的惹了眼。而且,因为这件事,官家下令查探各府的缴税情况,使得整个朝廷高速运作, 几乎不得空闲。
等到长临府递上奏章、罪证后,跟进案子的刑部郎中也回来了, 查证无误,姚尚书以最快速度批准, 这些祸害, 越早行刑越好!
只是这样一来,那些空缺的位置就出来, 而且除了长临府,另外还有几个府查出了贪污的情况。
如今科举刚过,虽然有同进士还在待命, 而且还有入仕意向的举人在,人是不缺的,但这些人也只能当个知县。
像是知府、通知这样的位置,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长临府为中府,知府为从四品,但朝廷现在从四品、正五品的官员都有要务,轻易不得调动。
若是让那些荫补官去,吴尚书又不愿,真正有为的都参加科举了,再不济的也都有差遣在身。
科举未中,荫补后还无实职,不得晋升,让这样的蠢材当知府,还不如直接提拔唐林呢,至少他还立了大功。
这几日,吴尚书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不是勋贵、就是旧识,为的就是长临府知府一职。
特别是那些正五品的官员,正五品到从四品为一个槛,少则三年、多则十年,如今正是一个机会,先度过再说,大不了几年后再调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