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365)
“祖母,孙女明白了。只是孙女到底不经事,之前兼之上朝,也不知道要如何准备,全赖刘嬷嬷帮忙,今天过来,就是想向您请教。”伊娘说道。
就单单昨天,伊娘就感觉到了很多不同,她想要让兼之无后顾之忧,可一些事情她不知道要如何做才稳妥。
这一日伊娘就跟在祖母身边,听祖母讲述当初她遇到的一些事情,听祖母仔细讲解,伊娘恍然,当初祖母也跟她们讲过这些。
虽然那时只提了几句,但就是这么几句,也让伊娘受益匪浅。
再加上闺中之时,祖母常带着她们出去交际,如此才让她在永兴府的那些夫人中如鱼得水。
但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上京府的情形比永兴府复杂百倍,以前身为姑娘出去跟人交际,和现在身为三品淑人外出交际完全不同。
伊娘的母亲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她以前是五品官的次女,丈夫也没品阶,一直躲在婆母身后,从未自己出去参加宴会过。
像这样的交际她也给不了什么意见,看着婆母细细教导女儿,她心中十分感激。
回家后,唐林在书房细细琢磨自己今日处理的公务。
伊娘则在另一边,想着祖母的话,并将重要的抄写一遍,将这些牢记于心。
前几日,嘉成县公夫人特意送来请帖,请唐府女眷参加赏花宴,婆母已经表明不去参加,所以,伊娘要自己撑起来。
“婉婉,怎么了?”唐林回过神,见伊娘满脸纠结,问道。
随后,他又走了过去,看到纸上的内容,上面写了跟自家交好的人名,旁边还有几句话,其中谨言慎行四个字特别大。
之后就写了嘉成县公府的事情,和其中的人际关系。
唐林的人际关系,还有跟一些官员的关系,他都会跟伊娘说一声。
这次的嘉成县公府,就是冯轲他们家,不过他虽是冯轲的好友,但冯轲身为六子,并不得家里重视,所以他之前并没有同嘉成县公府有过瓜葛。
“上次乔迁宴时,喻义还有他夫人也一起来过,这次他母亲相邀,你去了,只要不失礼即可。”
“若是遇到老夫人可亲近几分,老夫人自小就疼喻义,当初去嘉成县公府寻他的时候,老夫人还特意出来跟说了会儿话,很是和蔼。”唐林指着上面的人名说道。
“而且,这个宴会,成乐他们的家眷应该也会去,所以不必太过担心,也不用特意去讨好谁,照常相处便是。”
伊娘边听边记下,有了唐林说的这些,她心里也有些底了,兼之的好友她都知道,而上京的这些,她也见过几面,相处的不错,这次虽然不是私下小宴,但有认识的人在,总归好些”
“虽然如此,但还是得好好学学,你现在的官位越来越高,接触的人地位也高了,就算卖不了好,帮不了你什么,可也不想无意间得罪什么人,或者说错什么,给你引来麻烦。”
唐林听后一怔,原来除了他事事周全,不想为家里招祸事之外,伊娘也存着一样的心思。
“伊娘,除了一些特别大的忌讳,其它的不需要特别去注意,现在是从三品侍郎,还颇得官家心意,所以一般人很少会来招惹。”
“只有跟同级的,可能心中会有些疙瘩,他们后宅的事情,也不清楚,这些就要辛苦你了。”
唐林从不小看女子,就算是在这个限制女子能为的时代,他也遇到了许多有能力、有胆识的女子,像是苏女医、成仵作、还有那些敢在公堂上与人对簿的娘子们。
而高官勋贵的女眷,自小习文识礼,有能力更多,所以他和伊娘两个得互相通通气,特别是在朝堂上或者平日里对他表现出不喜的官员,提上几句,伊娘在宴会上也能对她们多一分警惕。
之后,夫妻两个一起合计,一个说说自己的好友,还有以前对自己有善意的官员,可能挡了哪些官员的道。
另一个说自己的手帕交嫁到了哪家,一些不喜自己的嫁到了哪家,这样一整合,两人对于自家的人际关系网,有了清晰的认知。
之后两人记了几遍,默契的将纸扔进了碳炉。
八月上旬,唐林他们终于将全国户籍都整理出来了,看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户籍册,何郎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
虽然也没做到很晚,但是,把一个时辰当成两个时辰用,和以前那悠悠闲闲,吃着点心喝着果酒处理事务的状态,完全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