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370)
而这时,将士带着人过来了,将屋子里的人控制起来,见到冯商人,那士兵说道:“老冯,我还以为你这次回不来了,还想趁着这次打仗去给你报仇呢!”
“我这是运气好,快,我写信,你们快递去上京,九夷打算逼迫我们和谈。九个部落,除了永谢部和纳蒙部,其他部落都吃了人,去年冬天那些部落里的宁朝百姓大多被杀了。”
“你说什么!!”
“在他们眼里,宁朝的百姓就是羊圈里的羊,现在九夷部落里的宁朝人大多没了。”
”剩下的不是被抓的商人就是已经被驯服的百姓,有些就如这几个孩子一样,母亲是宁朝百姓,但是他们却仇视这宁朝。”
“你将这些都写下来,这是要事,可以直接递交上去。”那将士说道。
拿起纸笔,冯商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笔一笔写下,他本是保宁府的商人,结果妻儿在回城的路上被九夷人所杀,所以,在朝廷询问他是否可以做探子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这几年来,他深入草原做买卖,和不少部落打过交道,也知道部落里有宁朝百姓的存在,可惜却帮不了他们。
这封信很快就传到了上京府的兵部府衙,赵尚书看到是多年前的探子送过来的时候,有些奇怪,这些探子的消息应该给军营才对,怎么会送到这里。
打开后,看了一半,他就怒不可遏,想要冲到政事堂,被下官拦住后,才缓过来,整理了下衣服,收拾好情绪后,才过去。
唐林走进政事堂,内里的气氛不比寻常,直到他看了那封信……
九夷部落想要驻扎在边境,围攻永宁府,逼迫宁朝妥协。
九夷部落无粮过冬,残杀百姓数千人,并称百姓为“两脚羊”!!
“官家,还要接受九夷的归顺吗?”吴尚书问道。
“还归个屁!不将他们杀了,我们还怎么面对宁朝的百姓?”赵尚书听到这话,什么礼仪也不顾了。
“战,现在九夷内乱,再等他们斗得厉害些,我们就打过去,九夷人,未吃人的活命,吃了人的都得死。”泰安帝说道。
“部落里还有宁朝百姓,官家,可否先救出来?至于那些孩童,能教的就教,不能教的……”
“有什么不能教的,好好的孩子,我们宁朝也不缺这口吃的,只要好好教,他们就会变好的。”赵尚书听懂了唐林的言外之意,反驳道。
“这事再看,先救人,再打。”
这次的议事极短,可也着实难受。
泰安三十五年九月,九夷内乱严重,宁朝朝廷干预,用粮草换出百姓数千,其中宁朝和九夷之子占了大半。
随后,朝廷派出大军,在冯商人等探子的带领下深入草原,攻入九夷部落的王庭。
泰安三十五年十一月上旬,九夷九部已灭六部,所有财物、牲畜被宁朝所夺,剩下的永谢部和纳蒙部归降。
朝廷思几两部并未食人,且无抵抗之力,定下苛刻条件。
泰安三十五年十一月中旬,巴氏赤那带领其余几部剩下的人迁徙到草原深处不出。
永谢部和纳蒙部同意条约,为至此,宁朝跟九夷的战争,暂停。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8-05 00:27:41~2021-08-06 01:05: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8023703、小不 5瓶;cream 2瓶;Sunflower、Lynnnnnn、一点一点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9章
朝鲁被关进了大牢, 连同另外两个人一起,再怎么傻,也知道是那几个商人说的。
关了半个月, 没人理会他们, 只是还给吃喝, 朝鲁吃着东西, 心想这比羊圈好多了。
后来他的母亲来看他了,朝鲁有些迷茫,看着阿妈,问道:“阿妈, 他们会杀了我吗?”
袁翠娘看着朝鲁,她本不想过来, 直接放弃这个儿子的。可是,想起当年他小小一个人,却还护着自己的样子, 袁翠娘就有些舍不得。
“不会,朝鲁没有吃那些肉,所以宁朝的将士不会伤害你的。只是朝鲁要乖, 要是有人来问你话, 你要老实说,不要骗他们, 这样,几天后, 阿妈就可以接你出来了。”
“阿妈,你是怎么来的?大可汗他们愿意放你离开?”
“宁朝的朝廷用了许多粮食,将我们都换回来了,只是阿妈得干活, 将那些粮食还回去,还回去就好了。”袁翠娘说到这事,眼里浮现泪光,她真的从没想过还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