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372)
“这些也太多了,他们会不会不愿意?”范尚书看着这些,有些担心。
“范尚书多虑了,现在由不得他们不愿意。”赵尚书说道。
“没错,两部虽然在内战中保留了一定的实力,但元气大伤,要是惹怒宁朝,他们知道后果的。而现在,下官担心的是那些孩子,还有巴氏赤那。”唐林接道。
政事堂的议事不像朝会,想说话了,得先禀告官家。反而更加轻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不抢话失礼,那就可以了。
当然,有的时候吵起来,那就不用考虑失礼不失礼的问题了。
“唐侍郎说的没错,父皇,儿子也认为这个巴氏赤那是个危险人物,现在他带着残部逃离,日后,怕是会卷土重来。”太子说完,轻咳了一声。
泰安帝看着太子,既高兴他的敏锐,又担心他的身体,入冬以来,太子又病了几次,他能感觉到下面的儿子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太子说的没错,这个巴氏赤那心机颇深,而且据百姓所说,哈拉部虽然有大可汗,但是有一些人更听巴氏赤那的话。现在他带着九夷残部去了草原深处,若是回来,定有一场仗要打。”
“听说有人曾经深入过草原,草原的另一边是模样奇怪的异人,这些残部,会不会去那里?”唐林看着宁朝的堪舆图,指着草原深处说道。
“唐侍郎所涉之书颇丰啊,若是来礼部更是如鱼得水。”范尚书看着唐林,点了一句。
“范尚书谬赞,下官只是得闲时喜欢看些旁的书籍罢了。”
泰安帝等人看着草原深处,一直以来,他们都在跟九夷人打交道,还真没去和草原对面的那些异人打过交道。
便说道:“先令两部人带着翰林院画工,画出草原的舆地图,画完后,再带兵驻守草原,查看异人情况。”
“若是发现巴氏赤那的踪迹,就地斩杀。”
“至于那些孩子,众卿你们可有对策?”说道那些孩子,泰安帝有些头疼,重不得轻不得,极为扎手。
齐尚书看着奏章,说道:“上面也说,别部的孩子还好,只是哈拉部的孩子被巴氏赤那控制,仇视宁朝。孩子不打不成器,不若让他们去吃些苦头,也就知道宁朝的好了!”
“齐尚书是觉得在哈拉部当奴隶还不够苦吗?”唐林反问道。
“那唐侍郎可有好的对策。”
唐林:……
唐林束手无策,若是轻轻放过,这些孩子日后背叛大宁,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但是不放过,百姓地方也不好交代,而且,这也有违唐林之前所受的教育。
“这些孩子,不若先送到慈幼院住上几年,由专人教导,之后再放出吧!”范尚书说道。
“先找其家人,若是在宁朝有父母在的,根据父母意愿,选择孩子的去处,至于几个特别痛恨宁朝的,由专人教导,教不好的,就只能派人看管起来了。”唐林也有了想法。
“父母爱子是天性,只要寻到了父母直接送去不就行了?为何还要凭他们自身的意愿?”范尚书皱眉说道。
“前提是,那个孩子是父母愿意生的,强迫所得,终究不同。”唐林说道。
“父母爱子?不爱子的父母比比皆是,更何况是这些孩子,范尚书,你可愿接受一个这样的孩子?”刑部姚尚书反驳道。
他在刑部那么多年,看过的杀子案、虐子案、卖子案无数,若是女儿就更多了。这些孩子还是那些父母愿意生的,像这种不愿意的,恐怕见都不想再见。
“先如唐卿所言,至于其它,日后再说。”
将这件事情的后续定下,唐林就回到吏部,现在已近元旦,正是考功司最繁忙的时候。
将事情处理完后,唐林又遇上想要拉自己去酒楼的吏部左侍郎,他跟这些同僚并不熟识。
以前一下衙就回家,最多跟着成乐他们去外面走走。
今天大理寺有事,成乐身为大理寺少卿,也跟着留下来了,而鸿胪寺更不用说,忙着元旦大朝会时接待两部的注意事项呢。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事,所以今天,唐林落单了。
已经推拒两次,这次不好推拒,见到吏部同僚都去后,放下心来,同来接人的小厮说了一声,这才过去。
宴会到了一半,却来了位不速之客,是皇二子裕郡王,好一派礼贤下士的作风,只是眼睛不要一直盯着自己看就再好不过了。
唐林吃了几口,便推说家里事多,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