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65)
“唐林直以来,每次月考都是名列前茅,他是先生的得意弟子,那时我只是佩服他,并无嫉妒之心,我、阿砚和唐林三人日日在一块,甚是开心。可考上童生后,就变了,同样是刚入县学,他向先生请教,先生给他答疑,而我去请教,先生却只是让我自己想,我对他心生不满;听他劝我不要放弃御、射、数,我会觉得他心怀恶意,是想让我考不好;这次,知他院试第一场为案首,我竟然怪他没有帮我,带我起进学,不知何时,我竟成了这般狭隘之辈。”说着说着,林墨忍不住有些哽咽,许是为了这段早已变质的友情,也为了他此番的决定,他想要离唐林远些,这样,等他想通了,两人还能一起聊聊天。
门外,唐林并未走远,听到林墨的话后,时无言,只能苦笑。
那时,他是怎么想的呢?只想着先生都一样,自己死皮赖脸一点,把林兄的也并问了,随后再跟他说也是一样;只想着不能只顾着读书,强身也极为重要;只想着林兄已有好友一同进学……
唐林刚遇叶老爷子时,跟林墨提起过,也带着他起同叶老爷子散步,只可惜林墨不喜叶老爷子的口舌之利,而叶老爷子也不喜林墨的循规蹈矩,唐林就不再让两人凑在一起了。
随着唐林跟叶老爷子接触的越多,与林墨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减少了不少,使得两人渐渐疏远。
路上,唐林有些难受,心想:林兄妒他,却不知他也羡过林兄,羡他不用为银钱操心,羡他有宠他爱他护他的家人,羡他万事不用费心,只需专心读书便好。
可回到院子,看到父亲和叶管家,又想起叶先生、爷奶还有诸多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先生,唐林这点心绪也就放下了。
叶管家手里拿着罐汤水,是叶先生特意嘱咐过的,唐林只能苦着脸喝下汤水。
随后和父亲、叶管家说贡院里的环境有多差,自己在里面的难熬,惹得唐父一阵心疼和之后十几天的汤水。
果然,知足常乐最为重要,他的羡、他的妒,总会被身边的人所抚平。
只感怀了日,唐林就被叶先生抓起来,开始了啃书大计,具体为,每看本书,叶先生便根据这本书内容来出题,要是回答让叶先生不满意了,那就再看遍,直到满意为止。这个,是专门为过目不忘的人准备的。
如此只过几天,唐林就觉得这辈子都不用离开院子了。
今日院试发案,唐林特意向叶先生请了日假,与父亲起来告示墙等待发案。
因唐父心急看到名次,唐林也不去酒楼坐等,起挤在人群里,可以说是本届最没牌面的案首候选人了,不过因此,避过了好几拨人,都是上次名次出来后,对于唐林有好奇之心的学子。
在告示墙下,唐林还看到了杨晨钟和他叔叔,两人略聊了几句,无关其他,只是知道林叔带着林墨回去了的消息。
衙役们将名单贴在了告示墙上,所有学子都争着往前挤,什么读书人的体面都顾不得了,只求快点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
这次唐林的名次知道的极快,不用唐明找,其他人就叫嚷了起来:“案首是唐林,泽山县唐林!”
“林子,你是案首,你是第名!”唐明听到后,又确认了遍,果然在上面找到了名字,旁边写的籍贯就是泽山县。
旁边的人听到唐父的话,都朝这边看过来,个老童生发现是一名十二岁的少年郞时,不由得老泪纵横,老人旁边的青年人神情虽然有几分不耐,但还是将他眼泪擦去,扶着他继续找名字。
唐林正好看到这幕,心下不由得唏嘘,科举之路果然艰难。
很快,唐林就没心思想这些了,许多学生知道唐林是案首后,纷纷走过来打招呼,唐林回礼,相互通了姓名后,也算认识。
唐林跟唐父一起回到了院子,唐父先去休息,唐林则去隔壁院儿找先生嘚瑟去了。
叶老爷子瞥见唐林过来,不等他说,就直接道:“这不是案首嘛?怎么有空过来?”
唐林朝叶先生行了礼,笑嘻嘻说:“侥幸得中案首,自是要来拜会先生,以谢先生的教导之恩。”
“你这几篇策论是还不错,不过以后的文章要比这好才行。”叶老爷子摸了摸胡须。
唐林听脸就垮了,院试的几篇文章,完全是发挥超常,平日里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怕是不容易。
“下午跟你爹一起来这边吃吧,算是庆祝。”叶老爷子看着唐林的样子,有些心软,打算下午让厨房多做些唐林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