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9)
不过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一个出路,从前没想过这些,以后也得想一想了。
士农工商,商贾地位低下,但做个儒商应该也不错,恩~值得一试,工人好像也不错,靠手艺吃饭,可惜以前没学过,现在也没机会学。
还记得自己能跑会跳后在农田上看见曲辕犁的那一瞬间,自己知道的唯一一样用处大的农具已经有了,农户,现在已经是农户了,要是以后挣钱了当个地主也不错。
士,唐林十分有自知之明,虽然读书还不错,但自己绝对不是玩政治的那块料,或许能考上个秀才,然后开家私塾教教孩子,恩……管孩子啊!
唐林纠结了大半天,连被李月娘拉回了屋子都不知道,只满心想着日后的路,而李月娘只看到一个小不点,皱着自己的眉头,一脸严肃状,似乎在想什么大事。一时没忍住,捏了下儿子两颊上的奶膘,惹得唐林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娘亲。
“娘,别捏,要坏的!”唐林捧着自己的脸颊,对娘亲抗议道。
“只是捏一下又不打紧,宝宝告诉娘,你刚刚在想什么呀?”李月娘满是笑意,讲唐林抱在怀里。
“念书,娘亲念书很好吗?那是银子好还是念书好啊?”
唐林不假思索的问道,毕竟他刚刚已经纠结了很久了,他觉得自己在念书上还是有些天分的,要是努力一点,未必不能考到秀才,可要是去考功名,那就得花费大部分或者全部的精力才行,他不会天真的认为,考秀才很容易。
在这之前,他根本就没想过读书这件事,只想着以后挣到钱了,请人教自己识字,毕竟家里并没有银子,就算有,也会用到木头身上,轮不到自己,没想到,居然还真轮到了!
“银子是好,可念书也好,要是考中了秀才,那些官吏就不会来欺负我们了,以前娘有个表舅,每次见面总会给娘带些小玩意儿,家里颇有些钱财,可就是这些钱财让人红了眼,最后竟下了大狱,舍了钱财好不容易回来,可没多久就死了。”
说着说着,李月娘声音渐渐没有了,出了神。
而唐林听后,下定了决心,把自己的赚钱计划挪后,先读书要紧,最好考取个功名。
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唐林觉得得先分出一部分时间赚些银子,用来科考。
虽然唐林不知道这边是什么情况,但在以前的古代,科考是极为费银子的,而这赚银子的方法也不能太过出头,要是被打入商籍,那就欲哭无泪了。
第6章
那日定下来后,唐大海的效率极高,两日后就去村长家借了牛车,带着木头和林子去了李家村的李童生家。
手里还拿着一个箩筐,里面各放了一串铜钱大约有500个还有一些鸡蛋,是他们的束脩,唐大海拿的极为小心,就怕磕到了里面的鸡蛋。
路上,木头有些紧张,一直拉着唐林的手:“林子,你说先生会不会很凶,小虎说,先生会用棍子打我们。”
一说完,木头就是一哆嗦,感觉已经被棍子打了似的。
他又看了看比他小了一个头的唐林,便保证说:“林子,要是先生打你了,我会护着你的,放心吧!谁让我是你哥哥呢!”
“只要我们听先生的话,先生就不会打我们了吧!”
唐林觉得自己应该比木头这个真小孩自制力要强上一些,到时候带着木头一起听,棍子应该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很快,就到了李家村,而木头和林子的外家就在这李家村里,唐大海带着两个孩子不好去亲家那儿,直接带着他们到了李童生家的门口。
这是一座砖瓦房,这样的房子在村子里可以说是大户人家了,就连村长家也比不上。
听说这位李童生家里本就是富农,打小就去镇上私塾读书,读了几十年,才过了县试和府试,得到了童生的名号,后来考秀才,生生把家底都考没了。
可就算是这样,当李童生放弃了科考,转而到村子里开私塾后,不到五年就把家底赚了回来,还成了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也正是因为李童生的事,使得唐林参加科举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唐大海把牛车拴在树上,敲了敲院门,很快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人开了门,应该是李童生的儿子,唐大海打听过,李童生有两子两女,大儿子住在镇上,现在这个应该是小儿子李由。
李由见到门外的一大两小,已是见怪不怪,说:“你们是来找我父亲的吧?正好我父亲现在在院子里,我带你们去找他。”
说着,就带着唐大海进了院子,里面有个严肃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喝茶,明明是和唐大海差不多地年纪,但年轻了好几岁,和唐大海比起来,两人就像隔了一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