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金正(137)
第五,安全意识太差,不知道将自己先进的东西保密,才让被人偷学了去。等到他们消化吸收了这些东西,修生养息了一段时间后,再用咱们给他们创造的条件再来攻打咱们。让咱们疲于应付。
第六,是咱们学习的知识太过落后,一直以来独尊儒家。使得朝中的读书人大都是一帮迂腐。有些为官的大人竟然五谷不分。这样的官员又岂可能治理好地方。还有就是科考的功能有弊,太过单一。而且不能录取贱民,就算官宦平民,庶出也不能录用,太过苛刻。
第七,是传统的皇位继承立长不立幼,使得皇位继承者不一定能担当起一个国家的重担。而其他的皇子因为不能继承皇位,又从来不缺吃喝钱财,没有进取的精神,不会想着怎样为国分忧。就会出现大批的纨绔子弟,对民生和皇上管理都将不利。就算有一些皇子想要干些什么,也会顾虑皇上的感受,怕自己有夺嫡之心而放浪形骸。
第八,关于贱籍的问题,因为一种某生手段,就将人划成三六九等。将人当成货物随便买卖,决定他们的生死。将会使本来就对立的两个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埋下不可估量的祸根。陕州百姓造反,杀尽当地的士绅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九,人口增长过快,开国时金正王朝总共才三千万人不到。这才过了二百多年,光陕州的人口就有三千多万。这可是几千万张嘴,吃喝拉撒都要安排。想想,要是再过几百年,哪会有多少人?要后世的皇帝用什么来养活他们。
基本嫔妾就想到了这九条,这些是关于这些问题对国家朝廷有害的详细资料。是嫔妾在民间时从六爷和吴衡王爷那收集的,本来是想等弄好了,让六爷交给您的。关于解决的办法,嫔妾还没整理好。大概还要一些时日,要是能让嫔妾知道一些更多的情况,也许制定方案时会更好一些。”
庆元仪说的口干舌燥,将放在桌子上献给皇上的茶水一饮而尽,还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嘴继续说:“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要几十年,或许更长的时间。要从哪一项开始,又要怎样将变动后,触犯到利益的那些人的抵抗减低到最小。不能引起不可收拾的局面,不是嫔妾在家闭门造车那么简单的。一旦实施开来,要有大量的情报,让咱们可以随时调控形势才行。”
皇上慢慢翻看着手中一大叠的纸稿,洋洋洒洒的例举利弊。心中对她的明锐的洞察力钦佩万分。
高兴地放下手稿,将庆元仪一把抱起转了几个圈:“你放心,今天早晨吴衡来给朕拜年时就已经提到让你动用他的情报网。他只是担心有人会害你,让你能有备无患,没想到你却另有用途。不过朕已经答应了。你倒是说说,依你之见先实行哪一条比较好?”
庆元仪没想到皇上会如此失态,吓得急忙搂紧了皇上的脖子:“皇上,别转了。您先将嫔妾放下再说。”
“好,朕不闹你了,你倒是快说呀。”皇上放下庆元仪,两眼放光的盯着庆元仪直笑。
“嫔妾想,应该从军队下手。同时鼓励工商增加国库收入。两样同时进行,以军队为主,工商为辅。但是却以工商为明,军队为暗。军队可以调亲信在小地方先试点,等培养出一批人后,在慢慢渗透到其他部队。这样先秘密进行,不显山漏水,就不会激起大的军队哗变。而大张旗鼓的鼓励工商,让那些有心之人的目光注意到这上面来。一来让他们以为只是利益名誉有损,不会改变太多,少些危机感。二来减少对军队变革的关注,免得害怕利益受损过多,动摇国本。具体如何实施,还请皇上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好好商议后决定才是。”庆元仪只得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事,先容朕再好好想想,也不急在这几天。倒是你,这几天别没事出门了。朕怕你已经得罪了刘德妃,她不会放过你的。太后那已经没事了,要是实在闷得慌,就去皇后那走走。朕明天就下令,除了向皇后请安外,你将再一次被禁足。你别怪朕,朕也是为你好。等过一项吴衡他们将人手想办法弄到你身边后,朕才能放心让你在宫中行走。为了你自己的安全,就再忍耐一阵。”皇上愧疚的拉着庆元仪的手含情脉脉。
第二部 第二十章
庆元仪在送给太后加了糖的小点心后,皇上和太后震怒。皇上当场下令庆元仪有谋害太后的嫌疑,从此除向皇后请安不得踏出景阳阁半步。
再一次被禁足,转眼过了上元佳节。禁足的日子里庆元仪却忙的焦头烂额。根据现代的军队训练方式整理写出了一套军校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