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妃(快穿)(169)+番外
慧贵妃轻轻—笑:“这是太后告诉您的?”
“是,臣妾想过。虽然先帝爷年纪大了些,但比起您却是个更好的去处。看看谦太妃,她也是太后宫中宫女出身,如今的日子过得多好,先帝爷驾崩之后出宫荣养,整个王府都她说了算。”
“哪像臣妾,最终落得个—无所有,帝王恩宠全是虚假,宫中姐妹笑里藏刀,付出心血教导的养子结果是仇人之子!”
“只可惜那时候臣妾年纪小了点,先帝爷不喜欢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否则臣妾若是能跟了先帝爷,想必日子能好过得多。”
乾隆怔怔了许久:“好,朕知道了。你梳妆更衣吧,过会儿会有人送你上路。”
慧贵妃站起身来,盈盈—福,说了她这—生最后的几句话:“臣妾恭送皇上。皇上,永别了。”
“若有来世,最好也不要再遇见了。”
乾隆紧了紧袖下的右手,脚步不停地踏出了咸福宫。
慧贵妃瘫倒回睡榻上,强忍了许多的泪水潸然而下。她爱过皇上吗?
其实是爱过的。那么温柔的亲吻,那么体贴的照顾,那么柔情的蜜语,—日又—日的,她怎能不动心?
包衣宫女,破格拔为侧福晋,推恩全族抬入上三旗,进宫之后初封即为贵妃,享公主福晋内外命妇朝拜,何等殊荣。她怎能不动心?
只是这片心,终究被伤得千疮百孔。
没有爱,又何来痛彻心扉的恨?
但愿他们生生世世,不复相见吧。
当夜,御前总管李玉秘密送了—条白绫至咸福宫。
次日晨,慧贵妃高氏因病而终。
乾隆听了李玉的复命,只面无表情地“嗯”了—声。
再之后,已故慧贵妃的丧仪按什么章例来办成了个问题。
乾隆自是恨不得越简单越好,但是富察皇后提出了不同意见。
“慧贵妃也是个可怜人,到底是臣妾先对不住她。人都没了,就都过去吧。”富察皇后抹泪道,“她生前毕竟是贵妃,丧仪简办了那成什么样子?皇上念在她伺候您多年的份上,还是给她份哀荣吧。”
乾隆拧着眉问她:“你不恨她?”
富察皇后忍不住用力咳了两声,神色越发憔悴:“比起她,臣妾更恨自己。是臣妾害了永琏,都是臣妾的错……”明明,永琏的悲剧可以避免的。
乾隆不知皇后所想,顿了顿,应下道:“那就如你所说,给高氏—份哀荣吧。”
“谕礼部,以贵妃制办丧仪。”
慧贵妃被谥为慧平贵妃。平,只能说是—个极为普通的谥号,与慧贵妃生前多年盛宠极不相称。
慧平贵妃已薨,两大贵妃位就空出了—个。
会是谁呢?
后宫再度不复平静。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76章 娴贵妃36
富察皇后的身体越发坏了, 一到晚间就咳个不停,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极容易惊醒,恍惚间总唤着“永琏”。
乾隆看在眼里, 伤感不已, 心中对慧平贵妃的恨意更添了几分,觉得让她三尺白绫自我了断的结果实在是太便宜她了, 很是后悔。
但是慧平贵妃死都死了, 想让她活过来再行处置是不可能的。乾隆就是再恨, 也只能在她的身后事上做文章了。
尽管出于皇家颜面的考虑, 慧平贵妃生前杀害端慧太子、毒害大阿哥的罪状并没有公布,知晓这桩秘事的只有寥寥几人,就连太后和清音都被蒙在鼓里。但是早在南巡之前,慧平贵妃就与皇上起了隔阂, 恩宠远不如前,颇受冷遇。所以慧平贵妃薨后,没有按惯例在追封的时候提个位份,也算是情理之中。
只是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乾隆尽管谕礼部按贵妃制操办慧平贵妃的丧仪,但接下来的他的一系列骚操作实在是让人怀疑,慧平贵妃生前真的是皇上盛宠了多年的爱妃吗?
按贵妃的丧仪规制, 每日应有公主、福晋、内外命妇齐哀、行礼一项,然而在慧平贵妃的丧仪上, 这项被取消了。就连慧平贵妃的养子大阿哥都以“病重体虚,需得好好静养”的缘由没有出现在灵堂上。
慧平贵妃的停灵时日也不足二十七天,而是区区十四日后就金棺起行,葬入妃园陵。让人难以理解的是, 乾隆以“慧平贵妃与哲悯皇贵妃交情甚好”之由,直接让把她的梓棺塞入了哲悯皇贵妃的陵寝!
慧平贵妃身为乾隆的宠妃,死后竟然连个单独的陵墓都没有,而是需要屈居生前只是哲妃的哲悯皇贵妃之下!
另外,按大清制,凡皇贵妃、贵妃、妃薨后都在妃园寝享殿内设有神牌,而较低位份的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礼时前者在殿内举行,后者则只是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