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唐一梦空留香1(溯女缘)+晓唐一梦空留香2(70)+晓唐一梦空留香2
他信步走来,从容不迫,遥遥看见相王淡然的立于堂前,不由自主的止了步,但见相王注意到他,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相王淡然的脸色微变,情不自禁的往前走了一步,却见少年暖暖一笑,微微摇了摇头,便融进了周围的宾客中。
相王怕别人起疑,不敢再看他,却抑制不住心中的激荡,嘴角溢出苦笑。
不一会儿,敲锣打鼓的喜乐之声传来,所有宾客都起身,望向门口。
一匹骏马当先而行,马鞍上端坐着的新郎官英俊潇洒,既有武士的硬挺,又有文人的儒气,一见之下,就非池中之物。李隆基身着红色皇室华服,胸前系着一个红彩球,一脸的意气风发。他翻身下马,走到花轿前,媒婆已将新娘子扶了出来,新娘纤纤素手握着一把銮红团扇遮挡住容颜,俏生生的立于李隆基身侧,当真的金童玉女。媒婆往两人手中递上了红绸带,李隆基牵着新娘缓步往府中走去。
淼站在张苒身边,因为宾客很少,她虽然很矮,却没有人挡住她的视线。她可以直接看到李隆基闪耀着光辉的脸。她一直将李隆基看成自己的好朋友,今日好友结婚,她心中真是一千一万个为他高兴。能够认识年少轻狂的唐明皇,也算不虚此行了。依稀记得李隆基的原配是个贤内助,一直支持着自己的夫君。但因她没有生育,而并不受宠,在开元时被废,抑郁而终。可是此刻的她,应该是期望生活幸福美满的吧,可是事与愿违,人生就是如此,这就是佛家说的“不圆满”吧。
看着一对新人经过,淼此刻能做的只有祝福了。
李隆基恰恰经过淼的身边,诧异的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了太多的情绪,让淼掌握不到,也捉摸不透。他很快转过头去,仍是一脸的志得意满,喜气洋洋,微笑着冲着每个宾客,点头示意。新人走进喜堂,一个身着紫色华服的中年人已坐在正中高堂上,虽已届不惑,但眉清目秀,如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一双眼睛蕴含着欣慰,看着他的儿子和儿媳。
淼知道他就是相王李旦,也就是睿宗,那样一个与世无争的男人,他的心中早就没有权利和欲望了,他所希冀的只是全家的和乐与平安。睿宗深谙佛学,心地纯朴善良,喜欢音律和书法,卓尔不群,犹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觉。
淼没来由的喜欢上这个两登帝位,最后死于太上皇的清静皇帝。可怜他的一生,又钦佩他的为人。
一对新人都已站在喜堂之上,司仪看好时辰正要行礼时,突听外面马蹄声雷动,由远至近,向隆庆坊而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一惊,从酷吏的漩涡中走出来的人们,心有余悸。不知这马蹄声代表的是什么。
“咴——”一匹浑身黑亮的骏马停于门前,门内鸦雀无声,都注视着那一身劲装的人。那人一落地,右手高高地托起,朗声道:“圣旨到——”声音清脆悦耳,又中气十足。
淼一怔,心脏剧烈的跳动着,似乎随时会从口中跳出。她不自禁的用手捂住胸口,瞪大眼睛望门口望去,盯着那个人。过于激动的她,止不住地颤抖,却发不出声来。
在场所有人都忐忑跪下,只有淼呆呆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怔怔的看着那人。张苒一惊,硬扯着淼跪下。却见对面一个粗衣少年笑笑的看着他们,不情不愿的跪了下来。张苒一惊,只觉得那人不似池中物,那人的身上尽是返璞归真的气质,从未在京中见过此人,他是谁呢?
门口一人淡黄色长衫,玉带束腰,更显得腰若柳枝。身材挺拔窈窕,长长的黑发以玉冠束于脑后,瓜子脸,秀眉入鬓,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樱桃小口,不点而朱。虽着男装,但任明眼人看,都知是女子,可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不见丝毫女子娇媚之态。神色从容,脸上带着冷漠,似乎理所当然地接受所有人的跪拜。
见众人都已跪下,才展开圣旨道:“朕孙隆基,性情仁厚、谦虚谨让;王氏之女,贤良淑德、雅静端庄,乃天作之合,朕钦赐合卺玉杯一对,着永结同心。钦此。”
相王与诸子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齐声谢道:“谢主隆恩。烦请女官代为禀告,隆基谨记陛下教诲。”李隆基跪接了圣旨,又接过一个锦盒,才谢恩起身,道:“慕容尚仪,承蒙不弃,喝过水酒再回宫也不迟。”
慕容敏点了下头,谦恭地道:“那我便向小王爷讨杯喜酒了。”
隆范凑过来,对着隆基耳语道:“吉时已到,不能耽搁了。”
李隆基笑道:“尚仪请上坐。”
慕容敏回了一礼,又对相王行了大礼,才跟着众人走了进去。说什么也不敢坐于上座,只是坐在最下首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