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14)
他没听错吧?
利国一直和华国争锋相对,只要华国提出的东西,哪怕是要喝口茶,利国也毫不犹豫会进行反对。
管它提什么,反对就对了!
而现在——利国代表,居然要拜托他去联络华国代表团?
常白书迟疑,“……难道两国要和好了?”
“别问的太多!”
利国代表眯着眼睛,“华国在会议上的各种提议,利国都绝不同意,也不会承认。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
他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只是,咳咳,我个人非常想认识一下华国的人,这是一次非正式接触,私人交流,你要是能做好,利国会感谢你的。”
他一直强调是私人交流,但这样的态度,还有双方的身份,到底私人不私人,已经很明显了。
常白书心中狂喜。
他正缺一个回去找谢雁的理由和借口,如果是利国人要见他们,对面必然会十分积极,他也可以趁机挽回一下谢雁,还能得到利国的赏识。
一想到她那双秋水般的眼睛,白皙的脸蛋,还有黄莺般的声音,常白书忽然觉得谢雁比以前更吸引他了,他已迫不及待想要见她!
接受利国代表的任务,回去之后常白书立刻挥斥方遒,写了一封既不失风度,又文采斐然的信,表达了对谢雁的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提出想要见面。
为了写这信,他还去瑞国大学图书馆翻了一整天的诗集。
写好信后,他又换了身正装,气宇轩昂地到了华国代表团住所。
然后——
被门卫拦在门口,吹了四个小时冷风。
门卫上次也听说了,就是这小子把鬼,啊不是,是把利国人引去欺负他们同志的,酒店能让他进,这次他守门,这里怎么能轻易把他放进去?
“我和谢雁同志是好友!”
“抱歉,没有身份登记和预约安排,你不能进。”
常白书不是记者也不是外国代表,登记都找不到由头。
门口的风太冷,常公子吹不动了,只好留下信,“务必帮我交到谢雁同志手上。”
门卫点头。
直到晚上,谢雁才随王春秋等人一同回到住所。
门卫说,“谢雁同志,这里有一个自称是您的好友——姓常的人送来的信,他还说想见你。”
苏自远一听到这个名字,也停下脚步,和王春秋一起看着谢雁。
他们都知道,谢雁一路来对常白书的喜欢比谁都强烈,但经过玛丽安事件的刺激,她就跟变了个人一样,每天只埋头学习和工作,努力程度之深,连苏自远都自愧不如。
“你和他是好友关系吗?”
门卫又问。
谢雁想也没想,“不熟。”
抬脚就走进了门里,连是什么信都没问。
作者有话要说:
苏自远:她好拽,我好喜欢
①外交部网站《新中国外交历史回顾》
第6章 外交风云6
常白书这人没什么屁用——这是利国代表得出的经验。
他便也没时间来应付这个华国人,一脚把他踢开后,转而找到了其他国家的代表,代为转达自己想和华国接触的意愿。
常白书在学校里左等右等,没等来谢雁,去找利国代表,同样连门都进不去。
在学校里,因为各国媒体对“玛丽安事件”的报道,他成了大名人,走哪都有人偷笑着指点。
常白书一气之下提前办了手续,准备回国。
他父亲对谢雁很满意,尤其是谢雁的家世。只要两人事成了,常家七大姑八大姨都能跟着平步青云,谢北就这一个女儿,谢家未来的一切,还不都是女婿的。
他只要回去,父亲一定会给自己想办法的。
这边瑞国的会议还在继续,利国代表偷偷摸摸找人接触华国,谁想到华国直接大大方方地表示,可以进行非正式的会谈。
两国开了世界先例——在敌对状态下,刚结束了战争,连代办级的外交关系都没建立的两个国家,却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对话。
华国代表团决定,由高副组长负责,王春秋小组出面,和利国展开领事级会谈。
也就王春秋这脾气能和利国对话,换别的小组来,一句帝国主义滚出去,就能把利国代表直接送走。
利国总统刚上任一年,利国刚研发核弹成功,便无时无刻不向全世界宣扬它的核武器和“核威胁”,从战争到谈判桌上,拥有这项全世界最可怕武器的利国充满了优越感。
然而,华国在半岛战争的胜利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虽然利国阻止了华国达成任意协议,但他们也反应过来——自家的俘虏还在华国手里,眼看华国开始解决其他问题,似乎完全不把半岛放在心上,利国开始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