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癫狂半生闲(12)
正,好像一道免死金牌,握在手中,便有恃无恐。
邪,仿佛是个了不得的紧箍咒,落在谁的头上,就永世不得安宁。
因此,天下门派,急不可待地站队,挖空心思地标榜,只为证明自己是正非邪。
千绥门,便是其中之一。
千绥门,是矩州城中,最大的门派。
不但最大,也颇有权势。
不但有权势,在江湖之中,还很有声望。
妥妥的,是个正派。
门中弟子,多以刚劲的刀法为主。
门主晋长青,是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人称“笑面刀”。因为他总是笑面迎人,让人如沐春风。
但是这笑面刀的刀法,却和春风,没有一点关系。
他的刀法,以狠辣刚猛闻名。
他的一把青铜打造的浑天刀,刀长两尺,刀身厚重,舞动起来,虎虎生风,有削金断铁的力道。
与他对战之人,多落个武器被毁,甚至手脚残废的下场。
但据说,他平日里,只惩恶扬善,折在他刀下的,尽是些罪有应得之辈。
而且据说,这晋长青,是个德行极佳之人。
但凡城中有个大灾小难的,晋长青总是慷慨解囊相助。城中百姓婚丧嫁娶,他也多会出面出力。
在江湖之中,晋长青也颇有口碑。
他古道热肠,处事公允,多在其他门派危难时拔刀相助。
简直比及时雨还及时。
自然,这些也是据说。
他温润的外表之下,却有个解不开的心结。
这个心结,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连他快要到来的五十大寿,也让他开心不起来。
他的发妻,也发现了他的不开心。
他的发妻蓟容,是个风韵犹存的女人。她正端着一碗银耳莲子汤,走进晋长青的房间。却发现晋长青,手中擎着个花瓶,又在发呆。
之所以是又,因为,发呆,已经成为了晋长青经常做的事情。
而且,最近越发频繁。
蓟容轻叹了口气,走到晋长青身旁,柔声道:“这个花瓶,是点苍派卢掌门送来的贺礼,果然是瓷中极品。”
晋长青这时才注意到妻子走近。他有点尴尬,放下手中的花瓶,接过妻子手中的莲子汤。
蓟容这时才注意到,晋长青竟然脸色苍白,连额头,都挂满了细细的汗珠。
蓟容有些担忧,皱着眉头,握住晋长青的手,却发现晋长青的手异常冰冷。蓟容不禁忧心忡忡道:“老爷,您最近可是生病了?我去给您请个大夫来吧。”
说罢,蓟容转身就要走出房门。
却被晋长青一把抓住。
晋长青神色有些不自然,却安慰妻子道:“夫人,为夫没有生病,只是忧思过度,有些伤神罢了。”
蓟容却更加担忧了:“老爷,您如今在江湖上声名鹊起,家中也是母慈子孝,为何要忧思过度呢?”
晋长青长叹一声,涩声道:“夫人,你可知,为夫这数十年来,为何要做那些个行善积德的事情?”
蓟容有些吃惊:“老爷您宅心仁厚,多做善事,自然是为了悲天悯人,福荫子孙。”
谁知晋长青竟然摇了摇头。
他沉吟数息,又问道:“夫人,那你觉得,为夫,是正是邪呢?”
蓟容大吃一惊,觉得晋长青莫不是疯魔了。她脱口而出:“当然是正!千绥门是江湖中响当当的名门正派,怎么会和邪魔歪道扯上关系?”
晋长青听了,苦笑了一下,却不再言语。
蓟容眉目之间的担忧之色更加浓重,她拍拍晋长青的手,安慰道:“再过两天,便是老爷您的五十大寿。您且放宽心,不要再琢磨这些古怪的问题了。”
晋长青点点头,却难掩脸上的阴霾。
两日后。
千绥门中,果然热闹非凡。
到处张灯结彩,宾客川流不息。
不但矩州城中的达官贵人来往如织,连普通百姓也纷纷登门贺寿。各门各派,各型各色的人,更是要把千绥门的大门踩破了。
而晋长青,也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推杯换盏,客套恭维之中。
如此的喜庆和热闹,却还是让晋长青,闷闷不乐。
连天公也不作美,入夜之时,竟然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
随着夜色深沉,雨竟越下越大,居然还电闪雷鸣起来。
此时宾客已个个微醺,三三两两地告辞离去。
晋长青夫妻,一脸疲倦,却依然笑容僵硬地与宾客道别。
随着最后一个客人离开,一场大戏终于落幕。
蓟容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拉着晋长青的手,关切地道:“老爷,您今日也累了,不如早点去休息吧。”
晋长青虽是知天命之年,但不知为何,他的容颜苍老,远胜年纪。他轻揉额角,长吁一口气,同时,他转动自己的脖子,打算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