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之莲(116)
完了!还未辨清对方是敌是友,就要暴露行藏!
白歌心中闪过此念,就立即缩紧身体,尽力以最轻的响动滚落在地。下一瞬间,他止住滚势,四肢着地,肌肉紧绷,全身转变成时刻准备着弹跳而起、发起进攻或是逃之夭夭的姿势。
然而,耳边并未传来什么动静,也没有感受到杀意。
难道对方没有发现我吗?
白歌缓缓抬头,却惊骇的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被重重包围了!
正在此时,月亮从云层的缝隙间探出一角,撒下一束明亮而清冷的光辉。
借着这月光,白歌终于看清了,自己正趴在一群士兵中间。这些人面色青白、毫无血色,睁着的眼睛一眨不眨,胸膛没有一丝起伏,然而却都转头面朝白歌,数十条无神的视线静静交汇在白歌的头顶。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一群排列整齐、纵横有序、一动不动、身着士兵服装的尸体!
自己早已暴露,只是对方并未动手而已。白歌的背后立即冒出一层冷汗,在这一刹那,他甚至和身周的尸体一样停止了呼吸。
月色突然又暗了下去,白歌猛地提气,就要趁着昏暗逃跑。然而,前方突然传来人声,使他不得不又伏低身体,让自己停留在危险之中。
“你放心罢,这批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他们完全听命于我,不得我的命令便不会妄动。他们可比以前的灵奴好用多了,不会因为容器受到点丁的损坏就轻易脱逃。除非是脑部受损……不过就算是正常人,被砍了脑袋也活不了啊,你说是吧?他们看似与常人无异,还不用吃喝,不惧伤痛,能为皇上省下大笔的军费呢!”
那个傲慢的声音顿了顿又接着道:“你听不懂没关系,反正你只需知道,他们可是重创过夜影阁也藏的家伙,战斗力不容质疑。”
另一个略微势弱的声音道:“我可不敢质疑,反而担忧,这般利器,就这样放在这,会不会伤害路人,万一消息泄露出去,你让皇上如何处理?”
前一个声音饱含自信:“无妨的,没我的亲口下令,他们不会擅动半寸,不信你试试。”
前方顿时沉寂,也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做出什么尝试。不过,白歌倒是悄悄松了口气。
片刻后,又有人声响起,还是前一个声音道:“了结山上的贼人后,我就回来下令,让他们回驻山上去,这样你放心了吧?”
“行,我守在这里,你尽快回来。”后者回答,将“尽快”二字咬得极重。
前一个声音变成笑声,似是隐含嘲弄之意,笑声骤然远去,应该是离开了。
这两个声音,白歌都曾听过,其中一人是谐紫清,另一人却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
白歌又在原地静止了一会儿,便慢慢向后挪动僵硬的身体,那些灰白的面孔也跟着他慢慢旋转。在那些面无表情的注视下,白歌悄悄的顺着来路退回树林的另一边。
果然是既有死人、也有活人啊!玉渊让自己引开活人,可是……只怕这活人比死人要危险得多。
白歌回到道路上,拍拍身上的草芥与尘土,深吸一口气,装作刚从山上慌张逃下来的模样,沿路向前跑去。拐过一个弯、绕过方才那片树林,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他们都身穿卫军的服饰,马鞍上还明目张胆的挂着出城的符牌。为首那个骑在高大白马上的人,脸上有个模糊的刺青,隐约可见是个。"罪。"字。
果然,此人正是卫军中尉李岱。正因为先帝赐下的这个刺青,李岱成为白歆最为信赖之人。制造尸兵这种机密之事,白歆再无可能交与他人。
但也正因为这个永不磨灭的刺痕,李岱心里恨极了白歌,同白歆一样意欲除他而后快。白歌深知这点,但惦记着玉渊的嘱托,不得不向前狂奔大喊:“救命!救命啊!”
骑兵们问声纷纷转头看过来,下意识握紧剑柄。等白歌再跑近几步后,他们看清了白歌的面容,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骑兵们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李岱。李岱微微皱眉,让骑兵们保持戒备,自己独自下马,向白歌迎上几步。
“海歌王爷?您怎么在这里?”
白歌心里微微松了口气,但还是决定试探一下。
“李中尉,是你!太好了,我得救了!”
白歌装作力竭般向前倾倒,果然李岱伸手扶住他,问:“王爷,发生什么了?您怎么深夜在此?”
“我……睁眼就……这里了……”白歌故意气喘吁吁、有气无力的说话。
“是谁将您带到此处吗?”李岱极力扶住白歌。
白歌心中一喜,看来谐紫清并不知道自己被带出京城的事,那么之前所有发生之事,但可任由自己胡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