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宦为我点朱砂(81)

作者: 四月与你 阅读记录

她叹息着,秀丽的眉蹙起来,在眉心形成一道浅浅的沟壑:“若是还在西北,也愿做个马前卒,好不堕将门虎女的名声,只是进了后宫,只能缩减份例,吃斋念佛,为大宣祈福了。”

扶欢拂过颊侧的碎发,那一缕碎发没有被顺利地夹到耳上,她又拂了一次,才使得那缕碎发乖乖地夹在耳后。

“或许皇兄还在考虑。胡虏犯境,毕竟不是简单的国事。”

梁丹朱转而一笑,跳过了这个话题:“瞧我,特地叫你来尝菜,却说了这许多不愉快的事。”之后,梁丹朱便真的没再提起北疆战事,连前朝事也不再说。只是在永宁宫掌事姑姑回禀这月份例之事时又说起江南洪灾。

她拿帕掩着唇,道:“只盼慕掌印此去能快快治理好洪灾,后宫的姐妹也能松快些。”

皇后抬眼去看扶欢,这位长公主殿下垂着眼,面上并无半点波动,看不出一点情绪来。

午膳过后,皇后特意遣人送扶欢回去,还将新贡的妃子笑送予扶欢。这顿午膳除了北疆的那些话,可以称得上愉悦。但那些话,还是让扶欢心中堵着一口气,咽不下吐不出来,着实难受的很。

而皇后的心思,终于也让扶欢看出一点端倪来。

皇后所求之事,大约同梁同知有关,胡虏来犯,皇帝却没有让一向镇守西北的梁同知即刻抵御胡虏,而只是让地方驻军先同胡虏作战。扶欢想,或许是皇兄觉得若是这次让梁同知立功了,那梁家的盛世权力,已经到了能功高震主的程度了。

兄长为西北大将军,妹妹是国朝皇后,一国之母,早已煊赫至极。

梁丹朱今日说起和亲一事,怕也是想借扶欢的口去向皇帝探听,西北战事在皇帝心中到底如何处理。皇帝是不是已经忌惮梁家了。

若被一个帝王忌惮,那么这个家族,离走向衰落或者灭亡不远了。

飞鸟尽,良弓藏,走兔死,猎狗烹,前朝的开国帝王,就是这么对他的功臣良将的。光是想想,扶欢就觉得惊心,也难怪皇后大费周章地将她请来,又曲折迂回地想借扶欢的口去问皇帝。

甚至说出了和亲之事。

从这个角度看来,扶欢甚至应该感谢皇后,若没有她,她连和亲一事都无从听说。扶欢坐上鸾轿时,藏在袖中的手还在止不住地轻轻颤抖。在永宁宫时,她连颤抖都不敢颤抖,只能死死地撑着,装作是毫不在意的模样。

直到出来了,才敢泄露出一星半点。

扶欢慢慢伸开五指,掌心有几个浅浅的印痕,而印痕周围,都泛起了红。她抿起唇,下了一个决定。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萧朝近日来忙得脚不沾地,掌印慕卿领旨下江南,司礼监的事便大半落在了他与另一位秉笔上。这日他才忙里偷闲饮一盏君山银针,茶香袅袅,背后的小太监双手绵柔地替他按肩。

萧少监眯起眼,到底是太监,比不得在京城置办的宅院中美娇娘的手法,那才是软玉温香,一拂一揉暗香盈袖,筋骨俱都酥软了。正想着,为他捏肩的小太监低下头,在他耳边悄声说了一句。

萧少监一口茶差点呛到嗓子眼,他不住地咳嗽了好几声,才将那口茶咽下去。

“你说什么,谁来拜访。”

小太监柔顺地低下头,再重复了一遍:“是长公主殿下。”

这是扶欢第一次踏入司礼监,她虽不算得十分恪守宫规,但司礼监这样的重地,以往她也决计不会来的。可是现在,她也必须走这一遭。

萧少监急匆匆地跑过来,他生得略微胖了一些,脸颊的肉随着跑动在微微颤抖,但是他天生一副喜庆祥和的面庞,让人见着他就觉得舒心。扶欢以前曾在慕卿身旁见过他几次,每次见到都是笑眯眯一团喜气祥和的模样。

大约每个人见到他都会不自觉地笑起来。

萧少监见到做太监打扮的扶欢,嗓子又难受起来,方才差点呛到他的那口茶水,仿佛此时又泛了上来。

“殿下。”他诚惶诚恐地跪下,“您怎么来这了,司礼监到处都是太监,腌臜之地,辱没了殿下。”

扶欢没有理他这些话,说道:“慕卿走时曾对我说,有事可以找少监商量,现在有一件对我特别重要的事,我便来找少监了——少监别再跪着了,先起来。”

萧少监喜气的五官都皱起来,苦恼得真情实感:“能为殿下差遣,是奴才的荣幸,殿下有事,传话到司礼监,奴才必定过来,何至于殿下屈尊纡贵来司礼监。”

“我本是想找慕卿,没料到他走得那样快,应是领了圣命不得耽搁。”扶欢轻叹了一口气,显得有些寥落,“一来一去传话太麻烦,我便自己来了,还请少监不要怪罪我的冒昧。”

上一篇: 人间清醒小神医要和男二HE 下一篇: 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