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料青山(25)

作者: 达闻西 阅读记录

钱款问题,少拖一天是一天,她最好当日解决。

“老板,拿瓶冰的矿泉水。”有个顾客上门。

“诶好,这里扫码。”沈青指了指贴着的二维码,去冰箱里拿来了水给他。

顾客走后,她打开手机去看新消息。

“彳亍”。

是李岩发来的短信。

沈青看了一会儿,想不通为什么他要把“行”字拆开。网络上的确有人爱这样拆字,有些幽默感。但李岩看起来并不是爱网络冲浪的人,他连微信都没有。

直到自己打字时,她才恍然大悟。

大概是他用的手写输入法,人工智障地把他写的“行”字分开成两个字了。

李岩从小就行走在安山上,他担着重重的货,速度也可以比常人快上不少。

安山的游客常把挑山工们当作安山的风景线,因此有人会拍他们的照片,也会有人试图跟上他们的速度。

除了专业的登山人员,普通游客基本跟着十分钟以上就吃不消了。

然后配图发朋友圈:偶遇安山挑山工,敬佩他们的精神!

只是这些敬佩,挑山工们并没有途径看到。他们只当自己是最普通的工人,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景区管理部门有时甚至还会要求他们不在白天送货,理由是他们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阿哥们也会理解这样的政策:的确,我们通常光着膀子送货,是挺影响景区美观的。

这一回送的货里有冰棍,虽然冰棍包了不少的保温袋,保温袋里也放了冰块,但李岩知道,它们需要他的速度。

因此他加快了脚步,争取更快地到达山顶。

早点到山顶,冰棍就安全了,他也能早点下山。

晚上电视剧频道会放《亮剑》,这是他喜欢的电视剧,不想错过了。

还要和黑子打好招呼,否则明天仓促地拉它去洗澡,它又要生气了。

所以当沈青见到满头大汗的李岩时,她隐藏不了自己的震惊。

感觉才刚刚叫了他送货,怎么转头他就到了。

他上山花费的时间,可能只是她之前上山的时间的一半。

这人是飞上来的不成!

李岩叫了她一声:“沈青?”

她这才回过神来,绕到仓库的后门开了门,让他放下货。

查完货,把冰棍放到冷冻柜里,再签完名后,她问:“给你现金吗?”

这次送货的钱,上次送货的钱,退烧药的钱,她已经算好账了,也准备好足够的现金,只是放在客厅的茶几上了。

他“嗯”了一声,她便转身走进客厅,拿来了几张纸币。

她四舍五入,给他进了个整数,一并结账。

“多了,我找你。”李岩接过钱,放进口袋里,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递给她。

沈青看着硬币哭笑不得,就这么几块钱,她压根儿不需要他找零啊。

她开零售店的,哪里会没有小额的现金。给他整钞,是有人情在里头的,可他这么一找,事情就变了味儿。

她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李岩见她不拿,不懂她的意思,也懒得搞懂,于是用另一只手拉过她的手,把硬币放到她手心里。

放完硬币,他拿起汗巾粗糙地抹了把脸,擦擦汗,然后拿起竹竿打算下山去了。

沈青看见他拿竹竿,就知道他要走了,开口叫住他:“李岩。”

李岩回头,有些疑惑:钱算的不对吗?还是怎么了?

但他没问,等着她说话。

“天热,上我店里坐一会儿吧。”

沈青葱口袋里掏出包湿纸巾,递给他。

上一回他帮了她忙,她说过要请他吃饭的。刚好这次他送了肉上来,她可以好好做一桌菜。

李岩接过湿纸巾。他脸上油腻腻地都是汗,并不好受,汗巾只能擦走汗,不能解决黏糊糊的恶心感。

有湿纸巾就不一样了。他一边拆开一边说:“谢谢,坐就不坐了。”

这一款湿巾是沈青自己从山下带上来的,包装小巧玲珑,湿巾本身也漂亮,就像一块小巧的手帕,上头还有清丽的图案。

“是还有货要送吗?还是家里有事?”

沈青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请客,又追问他。

李岩想了想家里,中午给黑子倒了一大盆狗粮,够它吃中饭晚饭两顿了。此时也已经算傍晚,他这几天为了看《亮剑》没接晚单。因此,其实是没什么事的。

只不过不太习惯呆在别人的地方。

要坐,宁可坐在山路的台阶上。

因此他再次拒绝:“不了。”

连着被拒绝两次,沈青也只好罢休:“那行,那下次再请你吃饭咯。”

李岩“嗯”了一声便要走。

“诶!”沈青嘴巴比思考快,又叫住他。

李岩:“……?”

上一篇: 瘾念 下一篇: 只想跟你谈个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