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青山(39)
站起来,接着往前走,一步,两步,三步,跪下,磕一个头……
沈青在安山顶见到的第一个磕长头的人,是个大概五十来岁的中国妇女。
她站在店门口向观景平台那里望去,注视着那人一次次跪拜。
不知那人信仰什么,也不知那人在跪拜什么,只见到那人虔诚地磕头。
沈青拿出手机,拍下了几张照片。
天气已经很冷了,不知道那人跪在岩板上,是否会觉得冰冷。
周围也有人在拍照。
那妇女身无长物,也只是独自一人,不小的年纪,看起来也颇为瘦弱。没人知道她是怎么登上安山山顶的,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要到这里三步一叩首。
但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沈青总觉得周遭有种神秘的气氛。
就像一个信徒误入了红尘世界,却在滚滚乱世中寻觅自己的神。不知道她有没有寻到,只知道她是那样的宁静。
沈青曾经在西藏旅行时见过磕长头的人,但她没有信仰的宗教,也没有了解过这些教徒的习惯。
她没有想到,距离西藏千里之外的安山,也会有人这样虔诚地跪拜。
信仰的力量确实很强大,一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阿姨,竟然能如此登上安山。
不过一会儿店里就来了几批客人,沈青给人冲了几碗泡面,忙完之后,再去看观景平台上的那位大妈,却已经找不到她人影了。
有人从她店门口走过,也在讨论那人的信仰。
“那我有什么信仰呢?”沈青自问。
“大概是没有的吧。难道是信仰科学?”她又想。
这么一想,她顿时有点失落。说起来,从小到大,她还是真没一个能坚持相信的事物。
读高中之前,她相信“自信”,认为自信就能带来成功。
上了高中以后,她相信“热爱”,并且为自己的热爱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到了大学阶段,她又改信“力量”,热衷于一切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的力量。
来到安山,她却统统不信了。
好像这些单独的名词,对她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了。她独自生活,放弃了原先热爱的职业,权利金钱的力量在山顶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单薄无比,失去了原先的效力。
可没有了当初心里的那份相信,为什么内心反而安宁了呢?
沈青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双腿前后晃荡着,手托着下巴,仔细想着。
大概是悠闲的生活催人慵懒,她最近越来越频繁地陷入思考。每每都越想越偏,越想越多,越想越停不下来。
不过一旦有什么突然的事打断了她,她的思绪也就想短线的风筝,飘走了,再也找不回来。
明明刚才自己觉得还不错的想法,只过了一会儿功夫,却忘得一干二净了。
忘了也好,把事情想得太明白,也无助于生活的乐趣,不如忘了思考所带来的结论。她总是这么安慰自己。
李沐沐晒了一条朋友圈,照片是一套崭新的冬装,配文是“刚到的快递”。
沈青隔了一天才看到,看到时,震惊地犹如遭遇了雷劈。
什么叫做“刚到的快递”啊!?
现在的快递小哥,原来连安山山上都能送货了吗!?
沈青自从上山之后,淘宝啊京东啊这类购物软件是一概没有碰过。她以为,在山顶生活,就和网购无关了。反正快递也送不到,买这些做什么呢。
但李沐沐的朋友圈让她隐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的。
□□的快递,似乎真的可以牛到这种程度。
突然觉得自己亏大了,此前真是傻透了。
她给李沐沐留言:“快递员居然连这也能送上门吗?”
李沐沐倒是很快回复:“不是送上门的。”
后面配了两个“笑哭”的表情。
沈青心里琢磨:不是送上门的,那是什么意思?
琢磨了大约一分钟,突然想到:大概是安山有专门的快递站点吧!
又收到李沐沐的一条回复:“快递是送到游客中心那里的,那边有个站点。”
沈青这下明白了。
她觉得自己傻气上头真是挡也挡不住。
谁家的快递能牛到爬几小时山给你送个包裹啊?
但无论如何,知道了安山还有专门的快递网点这回事,还是让她没少高兴。
她从前也算是网购达人,平常购物基本不出门,吃饭也都选择外面或速食,早就养成了剁手的习惯。
上安山这么久,还没有网购过一点东西,怎么想怎么不习惯。
知道了有个快递点,那么至少最基础的网购条件是满足了。
只要这个地区能配送,就不愁拿不拿得到快递的问题。
李岩照常来送货,他总算是换上了厚衣服,虽然并不是沈青上回塞给他的那件,但沈青总算不用担心他的冷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