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青山(94)
经历了许多是非之后的她,最需要的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寻找自我价值,二是寻找安全感。安山的生活让她实现了第一个目标,而李岩就是她的安全感的最好寄托。
从前她认为,一个人的安全感,不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但当自己真正遇到对的人时,就会发现,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安全感,会附加上幸福感,成为最好的选择。
她紧紧地抱着他。
体温上升,这时候才有了刚进入恋情的热恋感。
李岩的手放在沈青的后背上,粗粝地手掌隔着衣服轻轻摩挲着,似乎在感受她的温度。
“晚上还有货要送吗?”沈青埋在他怀里,轻轻地问。
气息吞吐在他的前胸,温热又温柔。
“有。十五道的。”
沈青闻言,想到十五道的快餐店,微微抱怨:“十五道怎么总是让你大晚上送货,山路多难走啊。”
“走惯了,也不难走了。”
“现在也迟了,你早点下去吧。不然晚上要忙到好晚呢。”
“行。”
沈青微微松开了手臂,李岩也放松了怀抱。两人分离出一拳的距离时,沈青忽然踮脚,抱着他的脖子,在他的下巴上亲了一下。
原本是奔着接吻去的,但由于身高差,她只能亲到下巴的位置。
李岩被她的突然袭击小小地吓了一下,但他很快理解了她身高的困窘,两手抱住了她的腰,将她向上一托。
这样她就亲得到了。
沈青很默契地在他唇上一亲。蜻蜓点水,短短一瞬。
李岩又把她放下。是时候该走了。
“你别把肉骨头落下了哦!走夜路小心点,再会。”沈青道。
“好,再会。”
沈青目送着他下山。
他走山路,始终都这样快速又稳健。
那一身的魁梧,正是常年的负重前行酿就的。
他在安山生活三十余年,挑了将近二十年的山。看着他的背影,沈青能感受到他和安山几乎融为一体的气质。
这是浑厚的,朴素的,又让人景仰的。
她想,或许这一山阿哥们意识不到,他们的职业有多么独特又伟大。
沈青最开始只是将他们视作辛勤的劳动人民,同情他们,想要帮助他们。但此时此刻,却又觉得,这一帮汉子,需要的或许远远不是同情。
正如安山本身。它就在这里,千古存在,它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人们不必怜悯它不能行动自如,因为这就是它的存在方式。
而至于阿哥们,他们与安山共生。挑着重担,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他们的存在方式。
安山需要他们,安山缺不了他们,他们也缺不了安山。
或许陪伴,或许理解,或许支持,都是比同情要更好的态度。
与其同情,不如同行。
沈青望着李岩下山,心中一片温暖。
第45章 撞见
清早起来,外面风大雨大,观景平台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游客。
看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雨衣。
沈青望了一眼,便去仓库里拿了几套一次性雨衣来,摆在货架显眼的位置。
果不其然,不出两分钟,就有人来问“有没有雨衣”了。
沈青刚上山时就做过一个决定,给每天早上第一位光顾的客人打五折,无论他买什么。那客人知道了这么个优惠之后,乐呵呵地道谢,还说下回一定还来占这份便宜。
不少人都说过这话,但无奈沈青记性有限,压根儿记不住谁有没有再到她店里当过第一个顾客。
虽是夏天,但山顶的早晨还是阴冷的。买雨衣的人有,买外套的人也有。招呼好这头一批顾客之后,山子也上山来了。
他打了把伞,但仍是浑身湿透了。
沈青给他拿了毛巾要他擦擦。山子随手抹了几下,不怎么在意。
“不是带了雨伞吗,还弄得这么湿?”沈青问道。
山子指了指书包:“书包太大伞太小,我淋湿点又不要紧,书包里的书可不能淋湿了。伞都给它撑着了。”
沈青去看他的书包,果然,一点雨滴都没见到。
“倒挺爱惜书本的。”
“书如果湿了,这山上又没地方买,所以才珍惜一下。物以稀为贵嘛!”
“你说的也是。”沈青笑了,把那块他擦过的毛巾扔进了洗衣篮里,拉开椅子让他坐下,“上次让你做的几篇翻译,写完了吗?”
“写完了。”
“拿出来我看看。”
“哦。”山子掏书包,拿出一个练习簿,递给她,“我听你说的,把不会的字词都用红笔标了,也查了注释。我感觉翻译得还不错呢。”
沈青打断他:“你翻译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
“啊?”山子站起来去看她手上的本子,摸摸脑袋道:“我拿错了,不是这本。我再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