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虐文里甜蜜蜜(8)
刘中和没再问什么,但秦念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的气场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把水杯往秦念手边推了推,然后重新回到办公桌前,拿出条子刷刷刷写了几笔,
“这几天先给你放假,好好安顿家里,安顿好了再来上班。接的是你妈妈原来的岗,在布区做售货员,人先上岗,手续不足的过后补。”
“谢谢谢谢!”
女孩儿高兴的站起来鞠了一躬,编着的大辫子都翘起来了。
刘中和似也被高兴的情绪感染了一样,温和地说:
“说起来我和你父母也是老相识,只是...唉,以后有什么困难私下跟我说,面上还是要管我叫经理。”
“知道了,刘叔!”秦念看了眼他胸前的工牌,上道的叫。
现在明显就是私下里啊,这样套近乎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
刘中和看着终于放开了的姑娘摇头笑,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她这性格倒是跟秦大哥和王美华都不像,看来人的生活环境对性格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想到前几天秦大哥儿子内向腼腆的样子,刘中和心中一叹,这些年那把孩子的性子都压制了。
秦念完成了一件大事,很是高兴,蹦跳着往供销社走。
事情比她想的容易许多,她早就想过她一个孤女又没什么依仗,想要顺利的接下这么好的工作应该是不容易,已经准备好了方案一和方案二。
方案一就是卖乖装可怜,背景不足眼泪凑嘛。
方案二是方案一不奏效的迫不得已,大不了就撒泼耍赖到门口举横幅抗议,再用“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大法连吓唬带威胁,拿那边的父母唬唬人,反正这工作她必须要拿到。
没想到方案一还没全用呢,就顺利办下来了。
究其因果,应该是和刘经理那句“我和你父母是旧相识”有关。
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啥关系,但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吧。
不管怎样,大事解决,秦念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
她进了供销社排到卖米的队伍里,转着头好奇的打量着还能买点啥改善下家里的生活,就听售货员叫,
“普米一毛四,精米一毛六,要哪种?”
“精米,我要精米!”秦念喊。
本想大买一场的秦念最后只蔫头耷脑的带了一包米往回走。
时值下午,肉已经卖没了。肉摊歇业,肉没买到。
点心柜台倒是有不少点心,但她没点心票,点心也没买到。
处处都要票的时代,她虽有两块钱“巨款”,但没其他票也是寸步难行的。
况且两块钱巨款买过米后只剩四毛...
害,这苦逼的穿越啊!
秦念拿着米走进大杂院,一路跟人打招呼回话,
“是呢,出去买米了。”
“过几天上班,还是接我妈的岗。”
“那边爸妈也让我带着弟弟回去吃饭呢,但我想着不方便,还是在自家吃吧。”
她决心营造自己和大院那边关系亲近的表像,一是没依没靠的,她们姐俩容易挨欺负。二是为日后一些东西找好来处。
拐到她家和冯婆婆家的胡同,就听到明明笑闹的声音,好像是在后院和冯婆婆玩水呢。
秦念也不去打扰,而是将米放进米缸里,然后看了眼虚虚掩着的木杖子。
眼睛一转,找了身王美华原来的灰扑扑的衣服换上,然后包了条墨色的布当头巾,把自己遮了个溜严。
杖子缝小,但拦不住纤瘦的秦念,她只侧着身子一拱,就钻出了杖子,扑落掉身上的灰,四处看了下没人注意,就往人多处走去。
新安市是个距离京市不远的小城,算是因为京市的军需保障建起的工业城。
深山里有兵工厂,城里还有军属机械厂、军用食品加工厂...因为本就是规划出来的城市,所以靠近农村,周边物产十分丰富。
城里有几大厂不愁效益,待遇又好,不管是买还是卖,在新安城里都比旁的地方生意好做。
各种综合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繁荣的黑市文化,而这黑市恰巧就与秦念的新家一杖之隔。
秦念十分好奇的穿梭在黑市中,这里可真比供销社好逛多了。
这边大娘个筐,里面装的是自家的鸡蛋鸭蛋鹅蛋,那边大爷铺着个油毡子,上面乱放了些山野菜蘑菇啥的。
大多数还是像秦念这样的,把自己裹了个严实,谁也认不出来,估摸着都是城里人,怕被查倒买倒卖。
他们这种人行动也比较神秘,这边窜一下那边扎一头,几乎都有要卖的东西。
秦念观察了好一会才敢亮招子,学着旁人的样子在兜子外面把布露出一块,然后往那一站。
没多一会儿,有人看到她露在外面的布,眼睛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