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在上(7)
她松了一口气,比起见陆行之,她更不想写功课。老太傅出的题目太难,她想了大半年都还没动笔。
宁国公府这回入宫可真是及时,她就更迫不及待想要见亲戚。
她刚踏进寿康宫前殿,便有乌泱泱一大堆人向她行礼。
人群中那位年纪同太后相差无几的妇人,笑容满脸上前同她见礼,“多年不见,殿下都这么大了。”
赵云兮上前忙扶了一把,“表嫂不必如此多礼。”
待赵云兮落了座,宁国公府中晚辈皆上前同她见礼。
她辈分高,这些晚辈里,有些是子辈,有些是孙辈,有些脸熟,她从前见过,也还记得。有些小小年纪,豆丁大点儿,她是见也没见过。
宁国公夫人便在一旁给她介绍着。
一通认亲下来,她又送出去了好些见面礼。
花了快一刻钟,她才认清楚谁是谁。
“原是想收拾妥帖,明日再递折子入宫。”
“只是有一件喜事,臣妇心中惦记着要同您讲,这才……”
宁国公夫人同太后许久不见,自是有许多话要讲。小辈们坐在跟前,也都是太后便将小辈们都打发去暖阁玩。
赵云兮闲着无事,便同小辈们坐在一处说话。
只是小辈们很是拘谨,在她面前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她坐了一小会儿,就觉着无趣的很。
她叹了一口气,太后同宁国公夫人说着旧年往事。
如今同小辈在一处,小辈又畏惧她,也说不上话。
就是这一点不好,她才十七八岁呢,因着辈分的关系,同龄人也大多是小辈,见着她就要称呼姑姑。
就算是她的伴读,也大多是十分规矩,只陪她读书习字的,不敢僭越。
从小到大,好像也只有同阿洵在一起,方才没有什么拘束。
毕竟年岁小时,不懂什么辈分,阿洵还比她大,她还叫了好几年的哥哥……
她正觉得无趣呢,却觉着裙子动了动,低下头一看,便见一个三头身的娃娃正悄悄摸她的裙摆。
那小豆丁也抬头看她,一双大眼睛像是葡萄一般,看她看的呆住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手中还抓着她的裙子不放。
旁人都反应了过来。
苏家的一个女孩子,十四五岁大的模样,紧张不已,上前将小豆丁给拉了起来,就呵斥,“小六,你怎可在殿下面前如此失礼。”
赵云兮轻轻一笑,安抚道:“不必这般拘束。”她俯下身去,将小豆丁给抱了起来,小豆丁长得可可爱爱,身上还带着奶香味。
这个小六,是苏家长房,也就是她大舅的曾孙女,算算辈分,小六该唤她姨祖母。
小六活似个白面馒头,瞧着可爱,赵云兮便逗她,“知道该叫我什么吗?”
小六脆生生答道:“姨祖母。”又奶声奶气道:“姨祖母,裙裙,裙裙好看。”
倒是个胆子极大的。
她心情好了不少,又问起前来致歉的女孩子,“四娘也不必拘着,坐着同我讲讲岭南的风土人情吧。”
苏四娘拘谨的点点头,坐在绣墩上,讲起了这几年在岭南所见所闻。
*
宫中要落锁的时辰了,宁国公夫人这才带着小辈们归家,出宫之前,又再三请赵云兮过两日去国公府做客,几位老夫人也都惦记着她,只是年事已高,不好入宫。
赵云兮应下了,宁国公夫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赵云兮陪着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终于想起来陆行之。
“嫂嫂,我先前瞧见了那位陆探花,模样长得俊俏,比画像上的还要好看几分,学问也不错,阿洵的问题,他的见解也十分不错。也不知阿洵同他的棋局,谁赢了。”
太后尚不知此事,此刻听她说起,来了兴致,让人去问话,谁赢了这盘棋。
宫人很快就回来,“陆探花赢了陛下半子,陛下龙心大悦,嘉奖了陆探花。”
赵云兮乘胜追击撒了一通娇,终于让太后有所意动,“你既相中了他,瞧着他不错,过几日,就宣陆家家眷入宫,哀家也见一见。”
赵云兮高兴起来。
若是不出意外,这门婚事就这样定下,她就不用再继续为驸马人选头疼。
竖日清晨
赵云兮亲拟送去外祖家的礼品单子。
如今的宁国公是太皇太后的三哥,之前因为被调任岭南道节度使,还有其它种种原因,便举家搬去了岭南一带居住,今年搬回来是为了准备一场婚事,也为了重新在京都开始新的生活。
扫尘迁居,这称得上是一件大事。
殿外有人脚步匆匆而来,还有鸣音斥责的声音响起,“大清早的,这么着急忙慌成何体统,气儿喘匀了再说。”
“方才朝会上,陛下钦点陆探花入御史台,没想到陆探花竟向陛下请旨,愿剃度出家入鸿恩寺修行编撰佛书。他还自请受罚鞭三十,陛下大怒,此刻已经陆探花送去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