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半上午,便有官差敲锣打鼓的到了,先是给徐敏武报喜。
徐敏武中了,名次还挺不错的,是第四十八名。
后头一直到快中午的时候,就又有官差报喜,敏英中了会元。
两个孩子都考中了,安宁高兴的让下人去放鞭炮,又给家里的下人赏了两个月的月钱。
之后,安宁就按住两个孩子,不叫他们去参加什么文会,而是专心在家写文章。
会试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就是殿试。
殿试的成绩当天就会出来。
徐敏英的一篇文章得了平乐帝的喜欢,被点为状元,徐敏武中了两榜进士,名次比会试的时候还好一些,排到了二十多名。
徐敏英考中状元,徐家的大门都快被媒婆给踢破了。
那些官媒不只是来给徐敏英和徐敏武说亲的,还有一些京中的大户人家看中了徐敏兰,想求娶徐敏兰。
安宁每天接待媒婆都忙的脚不沾地。
她写信问了徐志勤的意见,徐志勤对安宁特别放心,把徐敏武的亲事全权委托给了安宁。
安宁接到信之后,就开始千挑万选的给俩孩子选媳妇。
她想着先给儿子和侄子选了媳妇,再集中精力给徐敏兰挑选女婿。
只是,她这边还没选出来,就叫太后召进宫了。
太后直接的和安宁说了要给俩孩子做媒的事情,还把她娘家的事情讲给安宁听。
安宁听的都有些晕乎。
要真论起来,徐敏英娶太后承恩公府的姑娘都已经是高攀了,徐敏兰嫁到肃亲王妃做世子夫人,那更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
太后的娘家承恩公府安宁倒是知道的,这一家子都是很精明的人物,子孙也都挺争气的。
承恩公府也只出了一个太后,自太后之后,就再没送女孩入过宫,这叫平乐帝对承恩公府很是放心,平常给的恩典也不少。
在安宁看来,承恩公府照此发展下去,再富贵个几代不成问题。
安宁想了想,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
至于肃亲王府,安宁倒是很放心的。
若是别的高门大户求娶徐敏兰,安宁或者还会犹豫不决。
但是肃亲王府求娶,安宁便没有任何迟疑了。
肃亲王府的人口真的特别少。
肃亲王没有王妃,没有侧妃,甚至连一个通房妾室都没有,而且,肃亲王就只有世子这么一个骨血,旁的别说儿子,便是女儿也没有的。
可以说,那么大的肃亲王府就只有两个主子,徐敏兰嫁过去的话,上头不用伺侯婆婆,下边也不用照顾小姑子,可谓清静之极。
而且,有肃亲王看着,世子也不敢对敏兰不好。
安宁盘算了一会儿,这桩亲事也答应了。
第470章 我是恶毒大伯母57
太后头一回保媒就给保成了,自然特别高兴。
安宁又不着痕迹的捧着她奉承了几回,她就更加高兴,拉着安宁说了好些话。
安宁走的时候,太后还赏了好些东西,还跟安宁说若是敏兰出嫁,她是要添妆的。
安宁回去之后就开始琢磨着敏武的亲事。
她打听了好些人,最终给敏武订下了胡御史家的孙女。
敏武订了亲之后,安宁就给三房那边去信,让徐志勤两口子赶紧来京城。
这一年,敏英娶了太后的侄孙女叶真真,敏兰嫁到了肃亲王府。
几个孩子的亲事都有了着落,安宁整个人都轻松了。
叶真真嫁到徐家没多长时间,安宁就把管家的事情交到她手上,安安生生的做起了老封君。
叶真真出嫁之前其实还挺害怕的。
她很喜欢徐敏英,自然也想着成亲之后能够夫妻和睦,也想和婆婆的关系处好。
只是她也知道安宁年轻的时候就守寡,拉扯着一双儿女长大挺不容易的,又听别人说寡妇婆婆的事情很多,对儿子的掌控欲也很强,就生怕和安宁弄出矛盾来。
在娘家的时候,她娘也跟她说要懂事些,要好好的孝顺伺侯婆婆,婆婆的一些有点无理的要求,能忍就忍了。
叶真真也打算好了,为了徐敏英,小委屈她都会忍下去。
只是,她没有想到婆婆待她还真挺好的。
她嫁过来头一天就起晚了些,着急忙慌的去给婆婆请安敬茶的时候还特别害怕,生怕婆婆不满。
结果她过去的时候安宁都还没起呢。
等了一会儿安宁才起身,看到她还挺不好意思的。
吃饭的时候,她侍立一旁,想着给婆婆布菜,安宁就直接让敏英拉她坐下,又跟她和颜悦色道:“咱家不行这一套,你也不必伺侯我,你是徐家的媳妇,不是下人,就得大大方方的坐着吃。”
不仅如此,安宁还问了叶真真喜欢吃什么,交代厨房那边要记着,以后做饭的时候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