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她不干了(287)
登高易跌,既是那次儿子和她谈过,他之前从没有、之后也不会有夺嫡之心后,贵妃就已经歇了让自己儿子做未来君主的想法。
可一个没有帝王心的权王,他是最危险的存在。
但凡一个不小心,他就能狠狠摔跌下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啊,但凡他走错了一步,整个魏王府的下场都将十分凄惨。
可偏偏……偏偏她会成为那个拖儿孙后腿的存在。
淑妃威胁她,说是若她日后在宫中不能暗中帮她、不能把魏王争取到站在她儿子赵王的阵营,她就会把二十多年前的那些事儿全部捅到皇后跟前去。到时候,凭皇后那脾气,定会恨极了她,恨屋及乌,自然也会恨极整个魏王府。
魏王府位高权重,抢了东宫风头,本来就是皇后和东宫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若是皇后抓住了她这个把柄,皇后母子能不借机行事吗?
到时候,削了魏王权势都是小事了,很可能会将魏王府整个连根拔起。
与其这样,不如早早的和他们母子联手。只要日后赵王登基做了皇帝,他们母子会永远敬重贵妃母子。
但贵妃知道,凭淑妃母子的恶毒,便是平儿帮了他们,日后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
但现在的处境是,她左右两难。
这路似乎被她走成了一条死胡同,怎么都是死。
这些日子来,贵妃一直闷闷不乐的,就是这个原因。
贵妃最终还是把这些事都说给了自己儿子听,说完后她就忍不住哭了:“都是母妃的错,是母妃害了你们全家。”
魏王听后虽有震撼,但也还算能接受。
圣上的那些风流事,他也不想多言了。当年皇.祖父还在世时,没少为此斥责过他,但皆无用。
可能就像他无法理解圣上为何不能用情专一一样,想来圣上也是难能理解他们这种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的行为。
自己母妃固然也犯下了大错,但他却觉得,一切的源头皆在圣上,倒不该为此逼死自己母妃。
事情不是没有可挽回的余地,办法想想总是有的。
“但唯有一条。”魏王眉心夹得紧紧的,郑重其事道,“万不可与淑妃母子狼狈为奸。”
贵妃这会儿早没了往日的端贵和稳重,她闻声连连点头道:“我知道的,你放心,我恨毒了那个贱人,我就是死也不会遂她的愿。”
魏王说:“有母妃这句话,儿子就放心了。”又道,“为了此事而伤心成这样,实在不值得。伤心伤身,母妃可万要珍重自己身子才是。这几日康安留在你身边,你就什么都不必想了。若淑妃再来找您,您虚与委蛇着,不承诺不拒绝,儿子会尽早想出法子来。”
又说:“这种事,儿子虽不擅长处理,但娴儿鬼点子最多,她想来会有办法。”
贵妃见事情有生机,她连连点头:“好,我什么都听你们的。”
晚上回去后,魏王就把此事说给了妻子听。姚品娴听完后一点不意外,她早就知道她的贵妃婆婆是很有些手腕的。
心机也深沉,若她没点手腕,又不得圣心,怎么会坐到如今的四妃之首呢?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她能被淑妃掣肘,也应该算是反噬和报应吧。
不过既然她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么自然也该给她老人家一条生路走。说白了,当年的事情,贵妃虽说有错,但却还是怪圣上和淑妃吧。
最多……贵妃也就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其实想一想,淑妃有那个爬床的野心,圣上也有那个贪腥的意思,当时就算没有贵妃糊涂,暗中助了一把,他们也各自还会有别的法子达成目的的。
“依我看,不破不立,母妃要想日后能彻底摆脱掉淑妃的威胁,不如她自己亲自去坤宁宫皇后跟前负荆请罪。这件事情,但凡皇后贵妃之间说开了,淑妃就没辙了。”
“但此事的后果却有两个。一是皇后并不原谅贵妃,甚至是借此生事,去为难贵妃和夫君你,到时候,你们母子势必是要受一份苦难的,但这快刀斩乱麻,总好过以后被淑妃一直慢刀子割肉吧?二则是皇后宽容大度,虽然心中有遗憾,但却最终想明白了,原谅贵妃,日后,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这两种结果,不论是哪一种,都比如今受淑妃挟制要好。”
凭魏王坦荡的性子,且行事磊落的风格,无疑姚品娴的这几句话,是彻底说进了他的心里去了。
既是错了,那么认错就好。若皇后真想怪罪,认罚就是。